印曾嘲笑解放軍東風戰略飛彈是紙老虎,而其烈火飛彈卻漏洞百出

據印方報道,烈火5號遠程彈道飛彈的最大射程將達到5500千米左右,符合美國洲際飛彈的標準。《印度時報》的報道稱烈火5號飛彈發射成功,意味著印度將躋身原來只有五個核大國的洲際飛彈俱樂部,成為第6個擁有洲際飛彈的國家。許多印度媒體在報道時,均明確指出烈火5號飛彈射程覆蓋整個中國,是印度核威懾的關鍵一環。

印度軍方對烈火-5飛彈期待已久,因為它對印度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價值——部署在印度東部地區,其最大鄰國以及駐紮在關島的美軍遠程轟炸機部隊和第七艦隊都將在其威懾範圍內;部署在印度西部地區,將可威懾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部署在印度北部地區,其威懾範圍則可達到俄羅斯的大部分地區;部署在印度南部地區,將可威懾印度洋的大部分海上目標。一旦成功試射,印度將成為亞洲第二個擁有洲際彈道飛彈的國家。印度曾指出,不同於先前依靠鐵路機動運輸的烈火系列飛彈,烈火-5飛彈能夠進行公路機動發射,而且擁有更高的命中精確度。由於它安裝了多彈頭分導再入飛行器,可通過編程來分配不同分飛彈頭打擊不同的目標,這將有效降低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攔截效率。

首先是定位,彈道飛彈不但要打得遠還要打得准。印度對自己的飛彈飛越5000公里打擊上海有多少信心還值得商磋。在空間技術和衛星定位的技術落後前提下,不知印度科學家如何保證飛彈不會偏離預定軌跡飛向越南。只是開個玩笑沒有貶低印度的意思,輕敵是兵家的大忌。目前在打擊定位問題上印度可以得到美國和俄羅斯的幫助,不過因為牽扯戰略武器美俄願不願意幫又是另一回事了。而中國要打擊印度則不存在任何困難,我相信中國的北斗定位系統應該可以覆蓋印度了。

烈火-TD/TTB的動力系統有些「七拼八湊」,烈火家族的「老大」並非烈火-1型飛彈,而是「烈火技術論證/實際驗證平台」,一般簡稱為「烈火-TD/TTB」。據資料顯示,烈火-TD/TTB是以印度當時已有的飛彈和航天火箭拼湊出的產物,它採用固體燃料的SLV-3運載火箭發動機充當第一級動力,採用液體燃料的大地SS-150近程飛彈發動機作為第二級動力。由於難以讓兩級發動機「配合工作」,該型飛彈從1989年5月到1994年2月連續試射10餘次才過關。

印度在戰略飛彈方面,研製過程拖沓,烈火系列飛彈往往未經過充分試射即宣告成功、並裝備部隊。例如,烈火2飛彈在前3次試射成功後即裝備部隊,結果在09年的連續2次訓練試射時遭到失敗,此後再也沒有傳出試射的消息。烈火4飛彈迄今為止只試射過2次,1次成功。烈火3飛彈也僅試射過4次,2次成功、2次失敗,然後為最近的烈火5飛彈首次試射。如果按照其它國家的標準,印度烈火系列飛彈是沒有一款可以算作技術成熟,足以裝備部隊的。

「烈火」-5雖為公路機動發射方式,但就目前的尺寸、噸位而言,機動性基本是無從談起。50噸的基本重量,加上首次使用的發射筒及配套設備後,整車的全重就得達80~90噸,即公路機動時的通過性不容樂觀,更何況印度糟糕的公路、鐵路的基礎建設。而軍用的運輸-起豎-發射(TEL)車的技術難度頗高,印度此前並沒有所積累,彈道飛彈還多採用民用卡車機動運載。另外,烈火3、4、5號飛彈的彈頭防熱材料也是問題,它們的彈頭都採用了燒蝕型碳纖維材料。印度目前還無法生產這種復合材料,進口又受到飛彈技術控制協定(MTCR)禁止,只能通過走私來獲得,這也是烈火飛彈試射次數的原因之一。所以,都在說印度烈火飛彈已能覆蓋中國,但紙面數據和試射成功是一回事,實際裝備、作戰能力是另一回事,印度要對中國形成可靠核威懾還有待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300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