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為何代號「飛鯊」殲20為何代號「威龍」?

殲-15(代號飛鯊;英文:J-15)為重型艦載戰鬥機,是中國一架蘇-33戰鬥機原型機中從烏克蘭取得經驗為基礎進而研製生產的,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承擔主要研製任務,為第四代戰鬥機。

代號「飛鯊」的殲-15融合了殲-11B的技術,裝配鴨翼、摺疊式機翼,特徵是機尾裝有著艦尾鉤等艦載機,起落架強度高,前輪能夠迎合像美國海軍艦載戰鬥機拖曳彈射方式。其實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彈射器起飛的問題,遼寧號航空母艦和未來國產航空母艦上也將裝有。

正如人們所了解到的,殲15是沈飛根據su-27開發的艦載版,有點類似於俄羅斯的su-33,不過換裝了國產的航電設備。殲15是雙發,重型戰鬥機中雙垂尾的,布局是呈鴨翼形的三翼面氣動,所以被外界譽為「飛鯊」,其帶有著艦攔阻鉤,採用電傳飛行控制系統,具有的機動性能優異度明顯。

殲-20,綽號「威龍」,北約代號「炎齒」(FIRE FANG)。是最新一代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是用於來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空中優勢以及多用途殲擊機的未來重型殲擊機型號,該機將擔負我軍未來對空、對海的主權維護。

殲-20採用了布局為單座、雙發、全動雙垂尾、進氣道為DSI鼓包式、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的鴨式氣動形式。機頭、機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傾斜,升降架艙門利用鋸齒邊計劃,機身為茶青色塗裝,遠觀類似於黑色。側彈艙布局創新,可將飛彈發射掛架預先封閉於外側,同時配備海內先進的新型攻擊飛彈。

代號「威龍」殲20戰鬥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使用世界認為中國短板的中國國產發動機SW-15。即使實現超音速巡航有困難,不過超音速攻擊能力很強。長23米的戰鬥機身,不僅比世界最先進的F22略大帶彈量也要高於F22戰鬥機。看起來是適合目前中國國內使用的一款經濟、實用、戰鬥力強的戰鬥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299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