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野牛」面前,日本「魚鷹」也慫了

國產化「野牛」氣墊船,看它的設計特點,就知道日本「魚鷹」也無優勢可言了。

現在氣墊船分析用於對台灣海峽作戰的模塊設計:

1、 高速性,以1節等於1.852公里計算,55-60節的最大時速為101-111公里。換句話說,對台灣北部的跨海作戰速度大約為1小時10分-2小時,台海北岸最近距離僅僅130公里。對澎湖列島的突擊速度,以140公里距離計算,1小時15分。

現在氣墊船

當然,上述航速,只能作為參考,影響最大航速的因素很多,包括是否是滿載?如果滿載,航速會有所降低。烏克蘭MORYE造船廠的專家拿出數據表示:歐洲野牛即使在滿載131噸的前提下,也達到過60節航速。

此外,航程多遠?越遠,必須考慮最大速度情況下的燃料消耗問題。還有海況如何?歐洲野牛以及其他現代重型氣墊船要求能夠在4級海情狀況下運用。結論是:在實戰中,歐洲野牛的航速需要看作戰對象、距離。運用在台海,由於距離很近,因此越有可能接近最高60節航速。

米里系列武裝直升機

這裡必須考慮中國的海軍陸戰隊、陸軍開始裝備越來越多的直-8、米里系列武裝直升機,因此配合其他快速、立體、垂直登陸方式,歐洲野牛、726使中國海軍陸戰隊的重裝、特種部隊登陸速度得到大大提高。

正如前述,歐洲野牛在輕載情況下的航程為1000海里,爭奪越南、菲律賓有輕裝駐軍的島礁,不需要裝甲武器,因此歐洲野牛在輕載140名武裝士兵的狀況下,以永興島為基地,幾乎涵蓋了與越南、菲律賓有爭議的主要島礁。因此歐洲野牛對於中國海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周邊國家沒有裝備重型氣墊船。

2、 重裝化的登陸模式:

這一模式尤其體現在對台灣作戰中,歐洲野牛和726可以以混合搭配的方式,運送機械化海軍陸戰隊、輕型機械化步兵登陸。以15艘歐洲野牛、20艘726實施混合登陸的模塊計算,前者用於重裝,後者用於運載武裝士兵:

選項1、主戰坦克45輛、士兵2100(歐洲野牛)加4000名(726),接近一個機械化步兵旅的規模。選項2、以8x8輪步戰車為,裝甲車輛150輛,士兵數量相同。在對東中國海爭議島嶼的奪占中,歐洲野牛首次運載的重型武器會比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多。

歐洲野牛和726可以以混合搭配的方式

3、 突襲性:

歐洲野牛的航程達到300海里,不需要船塢登陸艦,因此在對日本、台灣的奪島戰爭中,可以實施多方向的登陸,例如以高速運送特種部隊進入台灣東北部,北部等。而726、美軍LCAC不能實施類似的多方向突襲,必須依賴船塢登陸艦,目標巨大,甚至可能在沒有換乘之前,母船就被擊沉。

AK630

4、 防禦性

除了怕火之外,歐洲野牛相當高的速度,提供了非常好的機動性防禦能力,武裝直升機、飛彈快艇要攻擊它,難度比攻擊普通船隻,甚至飛彈快艇更大。從已經亮相的中國版歐洲野牛看到,武器、作戰系統是中國自己的,包括一部數據鏈天線、2部仿AK630 30毫米快速炮,最大射程5000米、射速5000發/分、初速度875米/秒(原版AK630),它們主要用於攔截反艦飛彈。俄羅斯原版的歐洲野牛武器系統擁有2種甚至更多的配備,包括防空用時,部署2部AK630,對岸攻擊時,部署2部MS-227火箭系統。

【後記】「野牛」氣墊船可以搭載500名士兵及150噸裝備,最高時速可以達到66海里。如果在釣魚島發生戰事,中國只需4艘「野牛」就可以在4至5小時內送2000名士兵和裝甲部隊在釣魚島登陸。「魚鷹」的速度雖然是「野牛」的4倍,但每次只能搭載24名士兵和6噸軍備。即使日本利用「魚鷹」搶先登陸,但能否抵禦住「野牛」還是未知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299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