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開發可在小甲板戰艦垂直起落的尾坐式無人機"燕鷗"

軍情諜報| 2016-01-05| 檢舉

原文; Christopher P. Cavas

這款無人機復興了半個世紀以前的垂直起落構想,讓即使甲板較小的驅逐艦也能擔當起母艦的角色。

諾思洛普公司的TERN概念圖。從圖上可以看出飛翼設計,四個垂直起降用的輪子,還有搭載的空對地飛彈。圖片來源:DARPA / Northrop Grumman

1950年代康維爾公司開發的XFY-1 Pogo型飛機是飛行史上著名的「搞笑」設計之一,但這款奇特、實驗性的尾部「立式起落」本有望成為新一級可在任何有水平甲板的船隻上起落的戰鬥機原型機。

XFY-1 Pogo

除了許多技術障礙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始終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法——儘管垂直起飛時飛行員可以拴緊安全帶,但是要雙手過肩完成垂直降落卻困難得多。該項目於1956年被放棄。

然而,無人駕駛飛機的出現意味著在降落時只需機身注意背後的情況,而完全不需顧慮飛行員的問題。一個新項目已經上馬,旨在生產可從小甲板戰艦上起飛的飛機。

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和海軍研究辦公室聯合開發了戰術開拓偵查節點(Tactically Exploited Reconnaissance Node,簡稱TERN)項目,這是一款飛行高度中等、能長時間飛行的無人機。他們近日選擇讓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生產樣機。

高等研究計劃署的項目經理丹·普拉特12月28日說:「我們心目中的TERN設計能夠增強敏感性、偵查範圍和連接能力,從而大大增加母艦的效率」。

他還說:「我們的目標是研發突破性的技術,使我們能夠在世界各地長時間地收集信息、監視和偵查(ISR),進行空中打擊,而且花費的成本、時間和精力比起現役飛機來大大減少。我們正不斷取得進步。」

諾格公司擊敗了AeroVironment,在12月24日簽訂了9300萬美元的TERN項目第三階段合約,有報道稱該公司也將投入3900萬美元資金。

AeroVironment的RQ-11A無人機

諾格公司的TERN模型機於12月11日首次亮相。它採用尾坐起落方式,裝有飛翼,四點降落輪組合,由兩個反轉螺旋槳提供動力。這款飛機垂直起飛降落,升空後轉換到水平飛行姿勢以展開任務。

高等研究計劃署在12月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中承認TERN展示機和XFY-1 Pogo「有相似之處」。

普拉特在計劃署的新聞發布里說:「(TERN)採用了無人作業系統,重新定位了任務方向,配備了現代精確航行技術,因此解決了許多XFY-1以及其他以小甲板戰艦為基地的飛機所面臨的困難。」

高等研究計劃署稱第三階段的產品將能「使用部署在前方的小型船隻作為移動的起飛和回收平台。如果初始的地面測試成功,將會進行下一步的海上測試,測試範圍包括起飛、水平和垂直飛行姿勢的轉換、降落。測試平台的甲板大小約等於驅逐艦或其他小型海面作戰船隻的甲板。」

根據2014年6月簽署的協議備忘錄,高等研究計劃署和海軍將共同承擔開發和測試TERN展示機的責任。計劃署稱,海軍陸戰隊作戰實驗室也對該項目表示了興趣。

(翻譯:李孟林 編輯:曾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286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