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軍自稱天下第一:曾擊敗所有空中強國,三哥大頭本色風采依舊

最近驚聞印度空軍又一次在演習中"擊敗"英國人引以為榮的颱風戰機。為什麼說又,因為之前有個2次公開報道,印度空軍曾在演習中,"擊敗"強國空軍。下面我們就來例數下:

在2004年2月19日在印度中部的瓜寥爾空軍基地內舉行了印美兩國空軍首次聯合空戰演習。美國空軍出動了太平洋空軍司令部所屬第11航空隊第3戰鬥機聯隊6架F-15C和140名官兵。印度空軍則出動現役的所有的主力戰機—蘇-30、「幻影」2000、米格-21和「美洲虎」、米格-27。演習結果出乎人們的意料:美國人駕駛的F-15C戰鬥機在90%的演習時間中敗於印度飛行員駕駛的蘇-30戰鬥機,有報道稱印美兩國戰機的獲勝率為四比一。

印度空軍裝備的蘇30MKI戰機

熟悉印美空戰演習內幕的人士就此披露了空戰演習更多的細節。他們認為是以下兩個主要原因造成美空軍F-15C戰機在演習中的戰果很不理想。首先,參演的美空軍F-15C戰機都沒裝備最新型的遠程AESA(主動電子掃描)雷達。儘管第三聯隊已有一些F-15C戰機裝備了該型雷達,但是考慮到需要有額外的維修保養設備對該型雷達進行維護,因此美國空軍決定不派出裝備該型雷達的F-15C戰機參演。派往印度參演的6架F-15C只裝備了戰鬥機數據鏈、短程AIM-9X熱尋的空空飛彈,飛行員則裝備了美國的頭盔瞄準系統。

印度LCA戰機

其次,應印度空軍的請示,美國同意以1比3的戰機兵力對比進行演習,而且美空軍也不使用AIM-120遠程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全部性能,F-15C戰鬥機也不使用該型空空飛彈主動尋地雷達,該型的飛彈射程也被設定為32公里,而且需要用F-15C戰機機載雷達對其進行制導。在實際應用中,AIM-120的射程可達100公里,也不需要F-15戰機機載雷達的引導。F-15C戰機的標準戰術是用兩架裝備AESA雷達的F-15C和另兩架F-15C混合編隊,裝備AESA雷達的F-15C首先使用遠程飛彈攻擊優勢兵力的敵機編隊,然後再進行近戰。

在空戰演習中,四架F-15C戰機為一編隊來對抗由12架印軍戰機組成的編隊(機型包括幻影2000、米格-21、蘇-30、米格-27,其中蘇-30、幻影戰機用於空空作戰,米格-27用於對地攻擊、米格-21為米格-24提供掩護。)印空軍還使用了模擬空中預警機平台和AA-12、法國「米卡」等主動尋的雷達。這就使印度空軍戰機擁有了參演美軍戰機所沒有的「發射後不管」的空戰飛彈能力。這在實際作戰情況是不會出現的。

美國空軍和國會的一些議員將這一結果認為是美國戰機的落敗,並將此作為應儘快裝備新型F/A-22 和F-35戰鬥機的理由。另外一些人則稱這表明美國空軍的空中優勢遭到了嚴重的挑戰。好吧,要錢賣呆美國鷹忍了!

印度一架蘇20戰機墜毀

2008年7月21日,美軍「紅旗」軍演在美國內華達州內利斯空軍基地舉行,印度的蘇-30戰機在軍演中的初次登場惹人關注。「紅旗」軍演是美國空軍最大的空戰演習,也號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演」。此次軍演的參加國主要有:印度、巴西、瑞典、法國、韓國和土耳其。

事後美軍飛行員認為格鬥能力上印度的蘇30MKI超過F15/F16,雷達和航電好過老式F15/F16(這裡的理解可能會有歧義),電子干擾系統有能力讓美軍的飛彈失效從而不得不進入格鬥。問題方面,印度飛行員經驗不足(不是上次軍演的30老飛),沒有認識到TVC矢量發動機的弱點,急於啟動矢量狀態造成能量損失,拱手將格鬥優勢讓給美軍,被美軍點殺了不少次。

印度LCA戰機

另外他認為30的雷達雖然也是相控陣,但目標捕獲能力不行。此外,30的發動機防異物能力不行,每個起飛架次間要間隔1分鐘,影響效率。法國人也派陣風參加了軍演,但該軍官認為法國人十分狡猾,總是緊跟在30旁邊收集資料,然後自己送死了事,不認真參演。該軍官同時也評價了F22戰機。

實際上印度人此次空戰中被F15C虐的各種不行,這位美軍飛行員的講話網上也可以搜到,印度人當然不服。

印度NDTV電視台6日披露,印度空軍蘇-30戰鬥機在與英國「颱風」戰鬥機的模擬對抗中創造出空前的戰績:12∶0!這種壓倒性的比分令印度輿論一片歡騰。

報道稱,7月21日至31日,英印空軍舉行第四次「因陀羅長弓」聯合空戰演習。印度空軍除派遣4架俄制蘇-30MKI戰鬥機參演外,還派遣C-17、C-130J運輸機、伊爾-78空中加油機各一架前往英國提供保障服務。按照演習規劃,英印戰機展開各種條件下的模擬對抗,既有單機、雙機視距內格鬥,又有四機編隊超視距空戰。在演習後期,英印空軍還進行混編聯合行動,包括4架蘇-30MKI和6架「颱風」戰鬥機掩護兩架C-130J運輸機,模擬突入假想敵防禦縱深實施空降行動,而假想敵則出動「颱風」戰鬥機實施攔截,另外演習導演部還設計了對地轟炸項目,蘇-30MKI和「颱風」均模擬投擲了制飛彈藥。

從戰機性能上看,這是俄制頂級戰機與歐洲最先進戰機的對決。第一周的演習主要以單機和雙機格鬥為主。首先上場的是蘇-30MKI與「颱風」之間的「單挑」,雙方在視距範圍內進行格鬥占位,近距離空空飛彈發射的距離為兩英里。接下來是「雙打」模式,印英各出兩架蘇-30MKI和「颱風」。緊接著是「雙打一」格鬥,兩架蘇-30MKI對付一架「颱風」,然後再反過來。即便在一架蘇-30MKI對抗兩架「颱風」時,印軍戰機照樣成功取得空戰的勝利。

報道稱,蘇-30MKI之所以能在格鬥空戰中大敗「颱風」,主要得益於推力矢量發動機和先進的光電探測系統,前者擁有軸對稱旋轉噴管,能保證飛機始終保持超機動飛行狀態,並且在機動狀態下進入高達70度的大迎角攻擊位置,該項指標遠超「颱風」。光電探測系統則讓蘇-30MKI在不打開雷達探測的情況下,能提前發現「敵機」。

最新的消息是, 英國軍方對印度人的報道標示驚訝,對於所謂12比零的戰績也是從印度的報道才第一次知道。

根據歷次印巴空戰的結果,印度基本都處在前期偷襲得手,後期吃虧的情況,擊落比雙方宣傳大致在2:1-4:1之間。印度損失大於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空軍是精銳之師必須要承認。但是印度實戰的表現,確實很難稱的上航空強國的表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281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