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傳聞中,中國有兩種類別的戰艦,一種是航空母艦,另外一種就是兩棲攻擊艦,如今,隨著遼寧號航空母艦的服役,我國航母夢已經實現,並且有很多關於航空母艦的報道,關於然而關於我國另外一種類別的戰艦——兩棲攻擊艦,一直沒有露出它的廬山真面目,官方也沒有太多關於它的報道,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介紹什麼是兩棲攻擊艦,兩棲攻擊艦也被稱為兩棲突擊艦,是一種用來在敵方沿海地區進行兩棲作戰時,在戰線後方提供空中與水面支援的軍艦。這種軍艦的發展是有直升機航空母艦作為模型製造而來,但是大部分也結合了船塢登陸艦的塢艙設計,可裝載登陸艇。且相較於多數航空母艦,不少兩棲攻擊艦可擁有更密集的自身防護武器,不一定需要護衛艦隊保護。由於兩棲攻擊艦是現代軍艦中大小與排水量僅次於航空母艦的類別,因此對於未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或是在沒有配置航空母艦的艦隊中,兩棲攻擊艦往往會成為艦隊旗艦。
然後我們來看看兩棲攻擊艦在技術儲備上又有哪些呢?在2015年法國向俄羅斯出售「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合同流產時,國內就曾一度盛傳我國將購買2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
最後我們來介紹一下兩棲攻擊艦與其他大型戰艦的一些區別。兩棲攻擊艦的技術含量相對要低一些。從多次向國外推銷外貿版兩棲攻擊艦的這一事實來看,實際上我國已經具備了建造兩棲攻擊艦的技術儲備。這種外貿先行的做法,在我國艦艇的發展過程之中也並不罕見。例如研發第二代補給艦之前,我國就曾經在為泰國建造補給艦之中小試牛刀,後來成就了二代補給艦的春天。到901型補給艦這裡,編隊補給艦的技術已經成熟,因此可以一舉達到4萬噸這個級別。
隨著國外新一代兩棲艦的陸續建成服役,兩棲攻擊艦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其未來發展方向也更加明朗。 2014年,美國級兩棲攻擊艦達到了5萬噸,已經超過法國「戴高樂」號中型航母的滿載排水量。澳大利亞將要建造的兩艘兩棲攻擊艦,大小也超過了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的排水量。韓國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的滿載排水量也直追兩萬噸。未來,兩棲攻擊艦的大型化趨勢有增無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