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重型裝甲合成營到底有多厲害,竟然讓美軍坐立不安

不久前解放軍報報道了一組陸軍第38集團軍某師的合成營戰術演習的圖片場景,在這次演習中,展示了解放軍重型數字化裝甲合成營的作戰威力,這個營的所有戰車都配備作戰信息終端、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和電子作戰地圖,能夠實施網絡化條件下的指揮控制和精確火力打擊。

根據俄羅斯媒體報道,38集團軍這個重型數字化裝甲步兵合成營,曾在2014年8月,參加了在內蒙古朱日和基地舉行的「和平使命-2014」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聯合反恐實兵演習。與赴華參演的俄羅斯陸軍部隊共同實施了聯合演習,中國陸軍重型合成營的靈活編組、先進指控和強大火力,給了俄軍以深刻印象,以至於俄羅斯媒體讚嘆解放軍已經建成世界最好的數字化合成營。

這個裝甲合成營的編制如下:

一個營指揮部,配備兩輛裝甲指揮車。一輛是營長指揮車,一輛是炮兵指揮車。

坦克一連,裝備10輛99A型主戰坦克。

裝甲步兵一連,裝備10輛ZBD-04式履帶步戰車。

裝甲步兵二連,裝備10輛04式履帶步戰車。

裝甲步兵三連,裝備10輛04式履帶步戰車。

營屬炮兵一連,配備1輛前沿觀察指揮車,下轄2個迫榴炮排,裝備6門PLZ-05A型120毫米自行迫榴炮。1個彈藥補給排,裝備1輛裝甲指揮車和3輛綜合補給車。

一個自行榴炮連,下轄2個榴炮排,裝備6門PLZ-07式122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1個指揮排,配備1輛裝甲指揮車,1輛裝甲前沿觀察指揮車,和3輛綜合補給車。

一個自行高炮連,配備一輛低空搜索預警雷達車,一輛裝甲指揮車,6門雙聯35毫米自行高炮。

一個裝甲儀器偵察排,裝備一輛信息處理指揮車,一輛雷達偵察車,一輛光學綜合偵察車,該車採用桅杆式光學綜合偵察儀器,配備無人機。

一個工兵排,配備二輛裝甲搶修車,二輛裝甲工程破障車。

這樣的重型裝甲合成營,擁有如下主戰武器:2輛裝甲指揮車,10輛99A型主戰坦克,30輛04A型步兵戰鬥車,6門120毫米自行迫榴炮,6門122毫米自行榴彈炮,6門35毫米自行高炮,3輛裝甲偵察車,4輛裝甲工程車。

上級還加強有一個自行加農榴彈炮連,下轄2個加榴炮連,配備6門PLZ-05A型155毫米履帶式自行加榴炮和6輛3輛綜合彈藥補給車;1個指揮排,配備1輛裝甲指揮車,1輛履帶式炮兵偵察車,1輛裝甲前沿甲前沿觀察指揮車。

在空軍航空兵和陸航部隊的支援下,這種配置豪華的合成營,在實戰中,能夠迅速打垮周邊任何國家的傳統摩托化步兵旅甚至摩托化步兵師,與駐韓美第二步兵師的戰鬥營有一拼。

中國陸軍從2008年開始實施合成營作戰訓練改革,2008年「營戰術演習」作為分隊訓練課目被正式列入新大綱,由濟南軍區某機步旅承擔全軍首部《合成營戰鬥條令》試驗論證任務,從現行《步兵戰鬥條令》中分離出來的《合成營戰鬥條令》,是解放軍作戰理論的一個重要創新成果。當時這個旅以裝甲步兵營為主體構建了合成營,並配屬坦克、高炮、榴彈炮、裝甲車、通信、修理等兵種分隊,堪稱「微縮版」機步旅。

此後全軍各部隊開始正式執行合成營訓練大綱。在2009年的第20集團軍裝甲旅合成坦克營戰鬥演習中,這樣配備:三個坦克連、一個裝甲步兵連、一個自行榴彈炮連、一個火箭掃雷排(裝甲旅工化營下屬的地爆排)、一個防化偵察班、一個裝甲保障排(旅修理營修理連的裝甲搶救車)、一個通信排,一個救護組。

在裝甲合成營建設領域,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坦克營和裝甲步兵營配備裝甲指揮車,在以前,我軍的裝甲指揮車只配備到機械化步兵團和裝甲團,用於團首長的指揮,而坦克營和裝甲步兵營的營長均使用坦克或裝甲步戰車來直接指揮戰鬥。由於合成營配屬作戰要素較多,營長搭乘坦克指揮會力不從心,在加上配備參謀班子,於是裝甲指揮車必然下放到合成營,成為營長、教導員和營機關參謀的座駕。現在我軍的合成裝甲營,通常配屬一個通信排,裝備2輛裝甲指揮車,一輛為營長和營機關指揮車,另一輛為炮兵指揮車。

而瀋陽軍區摩步某師在進行合成摩步營訓練的編制是:三個摩步連,一個坦克連,一個炮兵連,一個工兵排,一個反坦克/防空飛彈排,一個通信排。所有這些,都是上級臨時配屬的,目前似乎還做不到常設編制。因為這麼多兵種專業合成在一起,以往傳統三個人的營部,會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辦法應付戰時指揮。別說打仗,就是平時訓練管理保障也吃不消。

正常情況下,解放軍陸軍的營,很少具體執行全面指揮作戰任務,平時營部只有營長、教導員、副營長,軍醫,文書,通信員等寥寥幾人,沒有作戰參謀,更沒有類似美軍營部連的編制。在戰時我軍的營指揮所,只有營長、教導員、副營長等三名軍官,通信員等數名士兵,而合成營訓練和作戰都需要七到八個參謀和指揮員,才能達到指揮通暢,眼觀六路,如臂指使。從2010年開始,各級開戰合成營訓練的部隊就不斷提出營級參謀的缺乏。

針對營部參謀指揮軍官編制不夠的情況,各部隊也有一些土辦法,例如摩步營把營屬機槍連的軍官,包括連長、副連長和三個排長共計4人,都抽調到營部,臨時擔任參謀職務。反正真正作戰的時候,營屬機槍連都是以機槍班為單位分解到各步兵連隊,機槍連軍官的事情很少,正好頂缺。不過沒有機槍連的營就不好辦了,例如我軍的裝甲步兵營就沒有機槍連,坦克營也沒有。總之,如果營級單位的框架不做大的改變,那麼合成營實際上也就是個加強營,換湯不換藥,合成二字還是差的好遠。

從2009年開始,第42集團軍、第39集團軍等部隊,開始在營一級設置參謀班子。這樣每個營就新增了好幾名參謀,組成參謀組,外加營長、副營長、教導員,一共有七到八個人。這是歷史性的重大突破,徹底改變了我軍營級指揮機構規模小力量弱的尷尬狀態。這些營參謀分工負責偵察情報,作戰計劃、通信指揮、後裝保障等工作,使合成營真正能夠獨立遂行作戰任務,營指揮所情報分析、指令往來,各連排物資補給、裝備搶修、兵力調配等工作,涉及到步兵、坦克、榴炮、工兵、防化、電子、偵察等專業,都可以在參謀們協調部署中有條不紊地進行。

在今年11月的瀋陽軍區某步兵旅合成營演習中,首次出現了增設的步兵營機關,編配營參謀長和4名營參謀,教導員、副營長和士官長,這種新型指揮機構讓指揮控制更加獨立、高效。從戰場態勢偵察,到定下戰鬥決心,再到各類勤務保障,甚至召喚陸航直升機和遠程炮火打擊,完全由合成營獨立完成,有效提升了合成步兵營獨立遂行作戰任務的能力。

眾所周知,我軍的營一級,多年來沒有營參謀長職務,只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全面學習蘇軍,設立了營參謀長職位,後來很快取消,營部只有營長、教導員和副營長三名軍官。營參謀長職務只在空軍地空飛彈營保留至今,這是因為一個地空飛彈營涉及的指揮要素太多,技術兵器複雜的緣故。

同時39集團軍某旅被總部確定為合成營機關編配以及士官長試點單位,2014年12月9日,該旅任命36名營連優秀士官為營連士官長,標誌著解放軍士官長制度改革正式拉開帷幕。

在2015年5月26日發布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中,對於陸軍的發展,強調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加快小型化、多能化、模塊化發展步伐」。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年的合成營建設中,解放軍將全面實施扁平化的作戰指揮體系,追求更強大火力,更靈活的編組,陸續打造合成裝甲步兵營、合成坦克營、合成摩步營、合成山地步兵營等幾種類型的合成營。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261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