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12月14日發表題為「美國海軍想要告訴中國誰才是老大」的文章,稱出於對中國越來越強的海軍實力的擔心,美國海軍數十年來首次急於購買新型反艦飛彈,並正在摒棄其陳舊的太平洋戰略。不過,雖然目前美國擁有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海軍力量,美海軍現役272艦船與潛艇及150多艘儲備艦船,但有估計稱北京的造船熱潮將會使其到2020年成為世界上第二海軍力量。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軍事開支一直穩定增長,年平均增速達9.5%,如今其已經擁有了超過300艘軍艦。
冷戰結束以來,美國軍隊在公海上享有無與倫比的優勢,其他國家的海軍對其不會造成威脅。但是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已迅速建立了不可忽視的海軍力量,每年生產數十艘各型新型軍艦,並打造了一個令人畏懼的飛彈庫,以削減美國的海軍的勢力範圍。而且,在長期衰退之後,俄羅斯也開始著手於加強海上力量,日前俄羅斯利用其新型潛艇針對敘利亞境內目標發動了巡航飛彈打擊。
文章指出,新興威脅,尤其是中國,使得美國海軍指揮官開始重新評估其作戰戰略,並且開始推動新型艦載反艦飛彈的研發工作。五角大樓計劃改裝原本設計用作他途的現役飛彈,首先從「戰斧」飛彈開始,這種飛彈最初被用於打擊地面目標。
美海軍官員還認識到,美國不能再假設其能夠在對華衝突中占有絕對優勢或者避免出現大規模人員傷亡。利用空中力量或者其他防禦力量作戰的陳舊戰術正在被新思路所代替:美軍需要採取更加迅速、更加隱秘的對敵作戰行動,無需取得徹底的勝利。
文章稱,作為新方法的一部分,美國防部官員把側重點放在確保進入分散於偏遠太平洋島嶼上的空軍基地的通首道之上,以減少在中國飛彈射程內的大型基地的弱點。
美國海軍上一次擊沉敵艦是在1988年。當時,伊朗針對美國在波斯灣艦艇發動了水雷攻擊,四天後,美國海軍出動「佩里」級「辛普森」號護衛艦擊沉了一艘伊朗炮艇。「辛普森」號於今年9月份退役。
自那次對決以來,美國海軍已經擁有了先進的飛彈防禦系統、無人機、聲吶、新型戰鬥機以及其他硬體設備。但其至今仍然裝備著自1977年開始投入使用的「魚叉」反艦飛彈。美國軍方人員認為,一旦發生衝突,中國艦艇有可能會擊落或以機動性戰勝這些老化的「魚叉」飛彈,因此美海軍需要裝備更多先進武器以實現可靠平衡。
因此,美國海軍正在努力為其水面艦艇及潛艇配備更有效的、射程更遠、更有可能規避高科技防禦系統的反艦飛彈。去年一月份,研究人員試射了一款改進型「戰斧」飛彈,以檢驗其是否能夠擊中海上移動目標,隨後美國防官員宣布試射取得了成功。美海軍發言人羅伯特·邁爾斯中將稱,美海軍計劃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開始在艦艇上部署這種飛彈系統。
美國海軍也在探究改良一種相對較新的武器系統的可行性,這款武器就是最初設計用於從飛機上發射的遠程反艦飛彈。其他可選方案包括一款已經進入生產階段的挪威造艦載飛彈,或是重新武裝標準-6遠程艦空飛彈。
在亞太地區不斷升級的力量及戰略影響力競賽中,美國指揮官似乎決意要維持對華軍事實力的領先優勢。如今美國高級海軍軍官間流行著一句非官方口號,即「只要沒有沉沒,就要戰鬥到底!」這句口號就體現了美海軍迫切需要為其水面艦艇配備更強大的火力,而不是主要依靠航母和潛艇發動攻擊。
美海軍水面作戰指揮官托馬斯·勞登中將呼籲為美海軍艦艇增加更多攻擊性力量,包括可能會為非武裝型保障艦隻配備武器系統。本月在接受《航空周刊》採訪時他指出,部署可打擊敵艦的新型飛彈,敵對者就不只要擔心航母或者來自潛艇的魚雷,還要關注所有的水面艦艇及其攻擊能力。
目前美國擁有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海軍力量,它們活躍在全球每一個角落。美國海軍現役272艦船和潛艇,以及150多艘儲備艦船。相比之下,中國海軍還有一些差距,但是根據一些估計,北京的造船熱潮將會使其到2020年成為世界上第二海軍力量。
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軍事開支一直穩定增長,年平均增速達9.5%,如今其已經擁有了超過300艘軍艦。大量資金用於研製新型驅逐艦、巡洋艦、潛艇及其第一艘航母之上。
俄羅斯也對美國構成了威脅。目前俄羅斯正在開始改進其280多艘艦艇,其中包括冷戰時期的過時艦船,這種艦船在很多情況下缺少人員和裝備的部署。據軍事分析人士稱,目前還不清楚俄羅斯是否能夠在經濟惡化的情況下維持其雄心勃勃的海軍力量建設行動,其中包括維持在地中海的戰鬥群。
中美軍事差距縮小的警告和五角大樓關於反艦飛彈的計劃,對於國防承包商和來自主要製造業中心的州的美國會議員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在預算壓力增加的同時,美國海軍有動機要突出中國的海上威脅,以達到獲得融資的目的。但懷疑者說,他們有時誇大這種威脅。
美海軍狀態是2012年總統競選期間爭議的焦點。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指責歐巴馬政府忽視了美國艦隊,稱艦船的數量下滑到了一個危險的數值。然而歐巴馬嘲笑羅姆尼的這個批評。 「你提到了海軍,1916年時我們的艦艇比現在要更少。各位州長,我們的馬和刺刀也更加的少,」歐巴馬在最後的總統競選辯論中說到。
戰爭中美軍不能再假設自己能夠不受阻攔的進入西太平洋。中國軍事飛彈的有效射程為100至900海里,有可能壓制美國海軍,或封鎖太平洋有爭議地區。
五角大樓特別擔心所謂的「航母殺手」,即東風-21D彈道飛彈,該彈曾在今年9月中國紀念1945年抗戰勝利的閱兵儀式中公開展示。而且,中國已經開始部署鷹擊-18巡航飛彈,預計該型飛彈還將配備在潛艇上。兩款飛彈都有可能會削弱美國軍事力量的終極象徵,即航母,進而迫使航母及其艦載機遠離戰場。
前五角大樓高級官員、現美國蘭德公司國防分析師大衛·敖克曼尼克指出,這意味著花幾天時間攻克敵對者防空系統,而後再掌握制空權及制海權的老辦法已不再可行。有關中國武力統一台灣或在南海展開其他行動的軍事演習想定,已經證實美國海、空力量(集中在航母上和日本或關島的幾個基地)很實容易受到中國飛彈的威脅。敖克曼尼克指出,到美軍力量確立空中優勢的時候已經過時已晚,因為中國已經實現了其目標。
事實上,在中國海軍建設得到五角大樓關注之前,伊朗在波斯灣使用的戰術——依靠武裝反艦巡航飛彈的快艇——已經曾迫使美國海軍再三考量其作戰理論和戰爭規劃。當軍演展示了伊朗快艇發動的「蜂群」攻擊能對移動緩慢的大型美國軍艦造成嚴重的損壞以及人員傷亡時,美國指揮官明顯被嚇到了。伊朗的這種威脅已促使美國海軍開始部署雷射武器,並制定計劃武裝配備「地獄火」飛彈的較小型瀕海戰鬥艦。
為了降低戰鬥機或轟炸機中隊在地面遭遇飛彈攻擊的風險,美國軍事策劃者更喜歡把戰機及其他武器分散在一些空軍基地中,並儘可能隱藏它們的行蹤。五角大樓官員稱,美軍並不需要大型永久性基地,而是需要獲得太平洋一些機場的使用權,甚至是一些沒有太多基礎設施且有比較粗糙跑道的飛機場。
作為這項努力的一部分,2014年美國與菲律賓簽署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防合作協議,美國希望能夠據此獲得菲律賓的幾個空軍基地的使用權。目前,該協議正在被菲律賓最高法院審核。據美國官員稱,美軍還在權衡在曾經於二戰期間扮演重要作用的偏遠太平洋島嶼建設其他軍事設施的計劃。
一個美國軍方官員在接收「外交政策」採訪時提到了一個目前正在等待環境影響報告的提案,該提案將為美軍在塞班島、天寧島以及美國北馬里亞納群島舉行軍事演習及緊急著陸清掃道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及日本曾在塞班島和天寧島浴血奮戰。奪取控制權後,美國在天寧島建立了一個大型空軍基地。在1945年8月向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的B-29轟炸機就是從那裡起飛的。此外,目前美國軍隊已經能夠使用帛琉島的機場,帛琉共和國已經授權美國負責該國的防務及安全,這為美國軍機提供了另一個選擇。敖克曼尼克稱,
雖然與中國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五角大樓官員和分析家相信自己的感覺,即美國已經失去了它的軍事優勢,這對盟友和夥伴國家來說是一種具有破壞性的心理影響。當北京正在嘗試擴大在中國南海和其他爭議海域的領土主張的時候,這些疲軟的信號當時也能鼓舞中國軍隊。
中國要建立一支能夠執行遠洋作戰任務而不僅僅局限於近海的藍水力量,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根據中國在去年五月公布的政府軍事戰略,北京將把重中之重放在發展海軍影響力。
中國軍事戰略指出,陸地重於海洋的傳統心態必須要被摒棄,管理海洋及保護海洋權益必須放在首要位置。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及主要海軍航線,中國需要把自己建設成一個海洋大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2274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