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印度洋新戰略:套緊繩索時刻準備勒住中國的海洋通路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海軍近日即將在印度洋舉行一場大規模合成軍事演習,印度媒體分析,此次大規 模軍演主要是為了應對中國海軍逐漸加強的在印度洋上的軍事存在,中國海軍自從赴索馬利亞護航以來,一直沒有間斷,幾乎所有的中國現代化水面艦艇都參與到了其 中,定期輪換,甚至還有潛艇這種進攻性武器。儘管中國海軍對外宣稱其行動是為了反海盜,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印度方面仍舊對中國海軍出現在印度洋上深表警 惕,用警戒與懷疑的目光觀察著自己強大鄰居在自己的地盤上炫耀武力。

印度媒體已經報道了即將參加這次軍演的印度海軍裝備,可謂精銳盡出:24艘戰艦、兩艘潛艇以及超過10架戰機,其中「查克拉」號核潛艇頗為引人注目。本次軍演還特別從印度西海岸調配軍艦,卡-31空中預警直升機也將參與演練。另外P-8I反潛巡邏機也在本次軍演陣容中。

軍演的內容並非傳統的護航或者反海盜,而是實戰意味強烈的戰術演練,包括模擬多種海上軍事衝突,考驗印度海軍力量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的應對能力及戰術技巧。多種戰術武器將在本次軍演中亮相,艦對艦、艦對空等多種飛彈將通過各種發射平台發射。

作 為南亞地區,也是印度洋上最為強大的海上力量,印度海軍自建立伊始,其主要假想敵就是巴基斯坦海軍,儘管在歷次印巴戰爭中,印度海軍有所損失,但總體來 講,印度海軍表現良好,幾近圓滿的完成了印度軍方賦予的戰術與戰略任務,特別是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海軍不僅承擔了對東巴基斯坦的戰術支援與運輸任 務,尤其重要的是,成功切斷了西巴與東巴之間的聯繫,造成東巴孤立無援,最終印度成功將巴基斯坦肢解,東巴基斯坦成為現在的孟加拉國,印度海軍功不可沒。 目前,印度海軍與巴基斯坦海軍的實力差距越發明顯,得益於更為強大的經濟實力,印度海軍有能力,也有條件購買國際市場上出售的幾乎任何裝備,而巴基斯坦由 於國力弱小,為了應對印度的威脅,必須維持一支數額巨大的常備軍,雖然有來自阿拉伯國家和其他國家的巨額經濟和軍事援助,但面對印度軍隊,巴基斯坦軍隊明 顯顯得更加弱小。尤其是巴基斯坦海軍,基本上無力挑戰印度海軍的海上優勢。

印 度海軍現在也明顯的沒有將巴基斯坦海軍視為自己的主要假想敵,雖然印度洋上還有美國海軍的強大存在,不過鑒於美國與印度之間的良好關係,尤其是地緣政治的 影響,加之印度海軍也沒有瘋狂到想要與美國海軍為敵,可以說,印度海軍事實上是將印度洋視為自己的內湖了,當然,美國海軍除外,可以隨時進出,印度海軍沒 想,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去阻止。

軍 事評論員趙喜認為:印度海軍目前主要的潛在戰略對手,其實是中國海軍,尤其是近年來中國海軍在印度洋的頻繁出沒,面對猶如下餃子一般的中國海軍新型艦艇服 役,印度海軍連將目前所保有的艦船維護使用好都很困難,各類大小事故層出不窮,更不用提受限於薄弱的國內工業基礎,印度造船業與軍工行業基本無法為海軍提 供足夠優秀的艦艇,印度海軍的艦船大多依賴進口,少數自主生產的艦船,不僅主要部件與武器來自進口,生產工藝更是讓人不忍近觀,技術問題層出不窮。顯然無 法與不斷壯大的中國海軍正面對戰。

不 過,印度海軍也不是沒有一點優勢,印度海軍充分利用了自己占有的地理優勢:每年有大量的中國商船來往於印度洋上,承擔著為中國經濟運送能源原材料到國內, 同時將國內的工業製品出口至歐洲與非洲的任務。儘管印度海軍無法與中國海軍相比,不過在家門口,利用自己的海空優勢,印度是有一定把握切斷這條對中國經濟 運行至關重要的海上航線的,從而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負面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可以稱之為印度版本的非對稱優勢。

盡 管中國目前正在發展一帶一路戰略,試圖開闢更多的通往歐洲的航路,不過,面對經過印度洋的傳統航路,還是需要投入足夠的精力去經營,在發展與沿路國家的良 好關係的同時,有必要未雨綢繆,在印度洋航線的關鍵點上,設立自己的大型海空基地,這一點,已經有了吉布地的先例,相信在印度洋上也不會有困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194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