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媒體12月12日發表美國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高級訪問研究員羅伯特·哈迪克的文章稱,文章稱,不久以後,也許就在年底之前,美國海軍可能會在南沙群島附近水域再次執行自由巡邏航行任務, 這一次其航行水域將靠近中國正在進行填海造陸活動的美濟礁。上一次,也就是在10月27日,美國海軍出動「拉森」號飛彈驅逐艦在靠近渚碧礁附近的水域執行了自由航行任務。
在許多分析師看來那次任務被搞砸了,因為它讓觀察家們認為美國在無心之下強化了中國的主權要求。相比之下,不久之後的美濟礁巡邏航行任務可能會為急於證實其「亞洲平衡」政策可靠性的歐巴馬政府提供一個「什錦羹」。解放軍將如何應對美國海軍接下來的巡邏任務?「拉森」號驅逐艦執行自由航行任務後,解放軍向西沙群島內永興島空軍基地部署了殲-11B戰鬥機。這說明中國有能力向南沙群島投射足夠的防空及反艦力量。就目前來看,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下一次巡邏仍然是一個謎,但毫無疑問能夠再次證實歐巴馬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變化無常。

美軍戰艦在南海航行
眾所周知,中國相信中國總有一天能夠挑戰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地位。這是因為這二十年來中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全方面建設專門設計用於反制美國遠征軍事力量干預中國相關事務的海、陸、空、天軍事能力,而且相關開支還在快速增長。可以這樣說,如果歷屆中國政府不相信投資能獲得這種結果,那麼他們也不會進行投資。
但是中國軍力增長最終能夠導致西太平洋地區軍事地位出現明顯扭轉嗎?這種新的力量關係是否會迫使美國決策者及軍事規劃人員以和平的方式接受以中國為主導的新秩序?美國歷史學家傑弗里·布萊尼在其著作《戰爭之原因》(1973年)中解釋說,當競爭雙方都認可其相對實力時(誰是主導,誰不是),衝突不可能發生。美國占據主導地位,意味著在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中國無力挑戰美國部署的兩個航母戰鬥群。現在,北京領導人可能也缺乏反對「拉森」號執行巡航任務的信心(可能會認為當下還不值得這樣挑戰美國)。

中國南海艦隊南海演習
但是,在未來10年內,隨著解放軍的太空傳感器網絡、反艦飛彈部隊和潛艇艦隊日益成熟,北京領導人可能希望各競爭方在相對實力方面達成新的一致意見,就像在1996年那樣,在當新危機來臨的時候避免衝突的出現。
當然,主導方的轉變過程非常危險。的確,五角大樓「第三次抵消」倡議旨在防止這種轉變出現,甚至是阻止這種苗頭的出現。正如布萊尼的推論:「戰爭經常在當兩國不認可雙方相對實力的時候開始。」華盛頓和北京決策者是否甘冒軍事升級的風險取決於雙方對各自作戰概念以及軍隊及軍事裝備的信心。如果布萊尼是正確的,那麼雙方決策者針對至少五個概念的效能的不同意見(或誤解)——迄今為止,這些概念都未經過大規模戰爭的檢驗——有可能會導致戰爭發生。

1. 解放軍的「偵察-打擊綜合設施」是否有效?
在借鑑了後冷戰時代蘇聯的偵察-打擊綜合設施項目之後,解放軍自己的系統也由衛星、空基及其他傳感器組成;一個指揮與控制設施;以及旨在打擊敵方海軍艦艇編隊的各種遠程反艦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中國在戰區彈道飛彈方面遠遠領先於美國(美國現在沒有),在反艦巡航飛彈方面同樣如此,而且解放軍的巡航飛彈庫存在射程、速度、種類及數量上都遠遠超過美國。解放軍空軍在反艦理念及訓練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在深海作業方面,在未來十年內這一趨勢無疑不會發生變化。此外,五角大樓和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年度報告明確指出,解放軍仍然在快速擴大其天基及空基海洋監視傳感器能力。
解放軍戰鬥人員如何才能夠與傳感器網絡及通信系統一起構建出強有力的「反海軍」能力,依然不得而知。解放軍各種遠程反艦飛彈何時才能夠用來打擊及防禦海上機動目標,同樣不得而知。中國在在未來幾十年會展開更多測試,這些測試可能會給出有關中國未來能力的答案。如果無法給出答案,那麼尚存的不確定性及爭論可能會導致危機發生。

中國已有足夠能力去摧毀他國衛星
2. 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飛彈防禦是否有效?
長期以來,「出動航母」一直是美國應對危機的方法。事實上,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局勢最緊張的時候,時任美國總統的比爾·柯林頓出動兩個航母戰鬥群迫使中國做出讓步,解放軍隨後展開了以反介入為中心的軍事建設,並一直持續到今天。儘管航母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飛彈威脅,但在危機時美國決策者幾乎本能地就會出動航母。如果航母戰鬥群的飛彈防禦系統並不能滿足未來的威脅時,這將是一個災難。

美軍拉森號飛彈驅逐艦
美國海軍正在努力提高其反導能力。例如,美國「海軍綜合防空火控」系統(NIFC-CA)概念旨在整合各種平台的傳感器、數據鏈以及反導武器系統,並使航母反導能力超出現有範圍。美國海軍還正在為反導系統研發高功率雷射武器及電磁軌道炮,雖然有一些工程師對這些系統的可行性有所懷疑。
在未來十年內,美國海軍航母防禦系統能否完全阻止來自兩個、乃至更多方向的上百餘飛彈的襲擊?即便可以攔截一些飛彈,如果攔截率不到95%,對於美國海軍而言仍然意味著輸掉戰爭。

3.解放軍的飛彈是否能夠壓制西太平洋地區的美軍基地?
自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美國的軍事分析家開始擔心在西太平洋地區解放軍對地攻擊飛彈能夠威脅到美國及其盟國的空軍和海軍基地。這種擔憂在來自蘭德公司、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以及五角大樓自身的報告中體現了出來。這些報告解釋稱解放軍的能力逐漸增強,通過精確的彈道和巡航飛彈打擊至少能夠暫時毀滅美國在日本、韓國、沖繩甚至關島的主要基地。這種做法將會極大地抑制空軍產生戰術飛機架次的能力,並且能夠對海軍基地里的艦艇產生毀滅性的打擊,以及破壞基地對那些正在執行任務部隊的補給能力。

中國南海艦隊
美國國防規劃者做出回應,表示要加強點防空飛彈防禦系統,增加戰區飛彈防禦能力並且改進跑道和基地維修能力。因此競賽並不僅僅涉及飛彈與反導,還包括飛彈和快速形成的混凝土。競賽的另一個方面是諸如「快速猛禽」概念的改編,它把空軍作戰區域分編成一個個的小區域,派遣戰鬥機進行攻擊,並配合運輸飛機輻射和遠征整個地區的空中區域。美軍海軍陸戰隊也為其未來的F-35B中隊制定了類似的作戰計劃。
在危機時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最終新的海外駐軍位置被發現而又沒有像那些大型樞紐基地那樣被很好地保護,那麼這種做法並不能起到加強安全的作用。此外,後勤對廣泛分布的小基地高出動率支持的困難可能會同樣削弱預期的效果。未來這場「飛彈對抗基地」的競爭可能會有更多的行動,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為雙方的策劃者們增添希望或是困惑。

美國海軍曾多次非法進入我南海海域
4. 針對傳感器網絡的「致盲」計劃是否有效?
無論是美軍還是解放軍都計劃壓制對手戰場情報收集以及把結果和後續命令傳遞到戰場作戰單位的能力。例如,中國擁有世界上最積極的反太空計劃,目前經常測試其直升式反衛星飛彈。美國空軍在20世紀80年代測試了一款反衛星武器,海軍在2008年也通過使用SM-3飛彈擊落了一顆發生故障的美國衛星展示了其具有直升式反衛星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針對各種低地球軌道的偵察衛星或者中高軌道的通訊和導航衛星。
除了「致盲」和「震耳欲聾」意義上的太空戰,雙方也越來越注重電子戰(EW),以迷惑敵人的飛彈和干擾敵人的通信。五角大樓已成立了一個電子戰執行委員會,用以保護美國電子戰部隊在不同部隊之間部署和開展電子戰行動。根據美國空軍的情報中心的說法稱,電子戰是解放軍的作戰條令和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現在中國實現了各平台先進電子戰組件的國產化。

在未來「致盲」的競爭中誰將占據優勢呢?有著「主場作戰」優勢並作為大陸力量的中國的任務更為簡單。美國的海外駐軍只有少數的島嶼基地以及海軍特遣部隊,相比之下中國則有更多的領土和基地可以使用。如果雙方均破壞了對方的衛星網絡,那麼中國將在重建空中監視和通信中繼網絡的時間上占據優勢,以支撐一場本土作戰的戰爭。另一方面,美國的地區同盟體系占據重要地位,將在支持和重建偵察與通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正如所討論的另一個概念,雙方「致盲」計劃結果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逐漸增長。
5. 進攻性網絡行動是否能夠影響戰術結果?
中國的網絡情報搜集行動是眾所周知的。目前外界還不太清楚的是解放軍運用網絡武器干擾、迷惑和破壞美軍感應和指揮網絡的能力到底如何,尤其是在軍事行動的關鍵時期。中國網絡情報行動的成功想必表明其在進攻性網絡攻擊領域有著同樣高的競爭力,即使該能力還有待觀察。
就其本身而言,美國也公認擁有高水平的進攻性網絡作戰能力。儘管在近幾年有著預算的壓力,五角大樓依然一直擴充著網絡容量。還建立了一個全國性的網絡測試範圍,定期進行部隊之間的網絡作戰模擬和培訓。

全球網際網路格局和技術的最頂端被美國牢牢占據
即便如此,美國國防部幾乎沒有討論過他們的進攻性網絡戰能力,也沒有公開證實擁有這種能力。進攻性網絡行動將會對對手戰術行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目前仍是個迷,至少對外人來說是這樣的。外界認為美國以色列聯合針對伊朗原子能計劃的蠕蟲病毒攻擊只是暫時性的破壞,從計劃長期規劃來看並沒有什麼改變。由於沒有有關進攻性網絡影響更清晰的演示,對手可能對網絡對軍事行動的影響程度存在廣泛的爭論。
如果有關這些或者更多其他的爭論繼續壯大,那麼雙方的軍事計劃和決策者們將會抓住和錯失占據軍事優勢的機會。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爭論,導致雙方都得出結論認為他們各自的作戰計劃都是行之有效的。那麼只有戰爭才能分清到底誰是對的:
伊拉克最近針對伊朗的行動會像1991年其軍隊在科威特反擊聯軍的過程中造成巨大傷亡嗎?薩達姆認為是肯定的,而美軍指揮官則並不這麼認為。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
1942年,日軍是否能夠打下馬來半島叢林,並從北部占領新加坡?山下將軍的答案是肯定的,而珀西瓦爾將軍卻不這麼認為。
1982年英國海軍是否能夠成功完成跨洋兩棲突擊,奪回福克蘭群島呢?阿根廷指揮官認為這並不可能,而英國指揮官則認為肯定可以。
當今時代,中國和美國軍隊的計劃和決策者們好像就西太平洋地區軍事力量的關係達成平衡。但是隨著局勢的發展,這種平衡將會打破, 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果這些變為現實,那麼解放軍武力對抗未來代表著美國自由的巡航艦隊或者其他類似行為的誘惑將會大大增加。
美國官員可以通過改變以上討論的五種戰略,或者強調其他可能的新的能夠消除有關升級和戰爭造成後果的懷疑的概念的方式避免這種危險分歧的繼續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158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