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大反轉!沒有永遠的敵人!俄軍與塔利班聯手打擊IS

與塔利班共享情報

俄羅斯官員日前承認,俄羅斯與阿富汗塔利班組織在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方面存在共同利益,雙方有情報合作。這一重磅性消息讓一些人不禁浮想聯翩。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俄羅斯把塔利班定性為恐怖組織,一直將其視作威脅前蘇聯地區穩定的「炸彈」,雖然這次雙方合作有限,但這一「劇情反轉」依然讓人「捉摸不透」。

僅限於情報合作

俄羅斯總統阿富汗問題特使扎米爾·卡布洛夫23日接受國際文傳電訊社採訪時說,俄羅斯認為在阻止「伊斯蘭國」組織擴張的問題上與塔利班有共同利益。「客觀地說,塔利班的利益與我們不謀而合。」

在被問及塔利班是否可能成為俄羅斯打擊「伊斯蘭國」的盟友時,他回答道:「我們與塔利班存在信息交流渠道。」

卡布洛夫的這一說法隨後被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證實。但她強調,雙方合作「僅限於情報共享和信息交換」。

俄羅斯媒體此前報道,俄羅斯軍方向阿富汗的武裝人員提供武器。扎哈羅娃對此表示否認。她說,俄羅斯向阿富汗輸送的武器都是經由正規商業採購,而且買家只有阿富汗政府軍,不涉及塔利班武裝。

扎哈羅娃說,國際社會對塔利班有制裁令,俄羅斯「嚴格遵守」這一禁令。

普京咋想的?

俄羅斯戰略研究所《國家戰略問題》雜誌主編阿扎爾·庫爾托夫認為,俄羅斯的這一最新舉動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做法。庫爾托夫說,在某些情況下,為實現現階段主要目標,俄羅斯不得不與「並不令人愉快的夥伴」合作,「但這並不意味著該目標是長期的、戰略性的且不能放棄的」。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4日評論,俄羅斯的做法顯然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一思維的體現。俄羅斯將塔利班視作地區威脅不假,但眼下更棘手的問題是「伊斯蘭國」。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奧爾加·奧利克說,「伊斯蘭國」對俄羅斯的本土安全構成威脅,因為該組織與活躍在北高加索的恐怖組織有來往,一些「伊斯蘭國」的成員和高層就來自北高加索。俄羅斯擔心,這些人回流後在俄羅斯本土發動恐怖襲擊。相比而言,塔利班對俄羅斯的安全威脅要小得多。

美國軍事專家馬克·赫特林認為,俄羅斯與塔利班合作打擊阿富汗境內的「伊斯蘭國」勢力,目的是斬斷恐怖分子北上前往俄羅斯的通道。赫特林說,「形勢很清楚,看一看地圖就明白了」,阿富汗北部鄰國是前蘇聯國家土庫曼、烏茲別克和塔吉克,再往北是哈薩克,然後就是俄羅斯了。他說:「普京很擔心,恐怖分子和極端人員越過這些邊界前往俄羅斯。」

美國中情局反恐中心前官員菲爾·馬德認為,俄羅斯此舉與其說是為打擊「伊斯蘭國」,不如說是為修補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和互信、與美國爭奪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

相關新聞

據俄媒報道,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在挪威公布有關「伊斯蘭國」向土耳其走私石油的消息後,俄羅斯希望知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否會辭職。

挪威《階級鬥爭報》12月22日報道了一份秘密報告。該報告由諮詢機構Rystad Energy受挪威外交部委託制定,稱「伊斯蘭國」控制地區的石油從敘利亞和伊拉克運至土耳其後,以傾銷價出售。該報告早在今年夏天便已被遞交挪威外交部,挪威外交部則指出,他們依據的還有其他信息源。

扎哈羅娃在記者會上說:「我想提醒一下,不久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還說過,如果能證明恐怖組織的石油供應是在土耳其的縱容下進行的,『我不會繼續坐在這把交椅上』,我想確定一下,交椅現在什麼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131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