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俄羅斯軍隊已經將S-400防空飛彈運抵敘利亞並進行了實戰部署、運送任務是由安-124-100戰略遠輸機執行。
近日有消息稱烏克蘭方面宣布中烏有望恢復建立生產安-124魯斯蘭運輸機協議。烏克蘭一直想尋求中國資金緩解烏克蘭財政困境,並加強兩國軍事技術合作。對於中國研製軍用民用大飛機,烏克蘭方面表示安-124大型戰略運輸機,技術成熟性能先進,烏克蘭願意出售給中國,兩國可以進行合作研製製造,烏克蘭提供技術,建立合資公司共同製造。
俄羅斯和烏克蘭早在2006年就曾決定恢復這幾款飛機的量產,曾預期在烏里揚諾夫斯克年產一到兩架,並於2015年向客戶交付首批飛機。但是由於俄烏關係的惡化,該項生產協議並沒有落實。目前新型安-124戰略運輸機估價為1.5-1.6億美元,烏克蘭方面認為中國是最合適的買家與合作者。目前現實可行的方案是通過雙方投入建立聯合企業生產安-124運輸機。烏方可向聯合企業投入技術和創新成分,中方則負責融資和市場銷售。
安-124魯斯蘭戰略運輸機是一款獨一無二的飛機,國際市場上沒有其它能將噸位、航程和價格三者有機結合的同類產品。它是世界上唯一載重150噸的飛 機,由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於1982年研製成功。其改型版安-124-100和安-124-100M-150兩款飛機1995年以前曾在烏克蘭基輔生產。起飛重量約400噸的安-124戰略運輸機可運送150噸貨物,其航程超過3000公里。
目前來看烏克蘭比俄羅斯更有機會獨立自主生產安-70。目前安-124戰略運輸機所有技術文獻、所有知識潛力都在烏克蘭,而且飛機樣品由烏克蘭企業組裝,驗證機也由烏克蘭飛行員試飛。烏克蘭一直在堅持成為世界高技術軍用運輸機出口國,一直苦於缺乏資金,而這就給了中國很好的機會。
在當前複雜的經濟形勢下,如果中國提供這一貸款對烏克蘭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而俄羅斯媒體表示中國不要求用烏克蘭現金方式償還貸款,而是用具體貨物和技術。這就為兩國航空合作打下基礎。
如果中國成功應用了烏克蘭的安-124戰略運輸機技術,那麼中國的空降部隊將實力有所提升,可以一次將50000名傘兵空投至目標區域(整整5個師的規模,而目前據國外媒體估計只有1個師,作戰效能整整提高5倍!)而日本方面最精銳的空降部隊第一空挺團一次最多只能實施約1000人規模的機降。美國媒體認為中國空降部隊戰力提升,是因為獲得了烏克蘭大運輸機的技術的幫助。
烏克蘭航空工業雖然無法與俄羅斯相提並論,但是烏克蘭還是繼承了蘇聯一些航空技術,有一支經驗豐富的設計生產隊伍。目前處於一定混亂的烏克蘭航空業更容易進行合作,缺錢的烏克蘭軍工企業會向中國轉讓技術。從歷史關係上看,烏克蘭在關鍵技術和產品出口方面對中國的政策比較寬鬆。所以筆者很看好中烏之間的合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80823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