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巴基斯坦網名為Zarvan的網友在「巴基斯坦防務論壇」昨日的發帖,稱其已經在中國試駕過中巴聯合改進的 JF-17. Block 3型。在帖子中他對於改進後的梟龍的雷達系統讚不絕口,可以輕鬆跟蹤地面的目標。並且航電系統更人性化,飛控的反應更好。用他原文的文字來說,就是給一架F-16都不開了。而根據他以往發帖紀錄,可以確認其是巴基斯坦國內梟龍中隊的一員。這表明中巴合作的梟龍JF-17. Block 3型的改進工作已經完成。
根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網站2015年10月27日刊發文章稱,在巴黎航展上,巴基斯坦空軍JF-17項目市場負責人、空軍准將哈立德·馬哈茂德稱巴將升級JF-17戰鬥機,例如為Block3批次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JF-17安裝無源相控陣雷達和紅外線探測及追蹤系統,升級航電系統,以及使用巴基斯坦自己生產的復合材料。而且這個升級方案是大量參照中國殲-10B的成熟技術對巴基斯坦的的JF-17進行升級。升級後的水平,用馬哈茂德准將原話來說:」現在我們已經和中國開發了Block 2版本,在此基礎上會發展Block 3升級版本,而大量採用復合材料,將會使機體更輕,並可以讓我們安裝更多的機載設備。並且會讓給梟龍安裝相控陣雷達。這將會使梟龍具備F-16C/D的性能。「而且他對媒體表示,新的升級計劃會更有開放性,可以針對不同國外客戶進行定製型修改。他表示巴基斯坦一直在積極向其他國家兜售JF-17。巴基斯坦一直深受英國傳統的影響,所以他的推廣策略與中國相比更加開放,活躍和透明。在這方面,巴基斯坦和印度很相像。JF-17在伊斯蘭國家的推廣關鍵將主要依靠巴基斯坦。而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block3的升級工作,這個中國速度也堪稱奇蹟啊!
根據現有資料,目前配備在JF-17 BLOCK1的機載雷達是中國KLJ-7型火控雷達,其雷達天線直徑在600毫米左右,下視探測距離在80公里,上視在105公里左右。平面搜索距離在120公里左右,同時KLJ-7還具備較為完整的空地(海工作)模式,包括高精度的合成孔徑成像和地面移動目標指示模式等。但是其定位精度不高,而且對於中距飛彈的支持也不算完善。更不要說在空地和空空模式中來回切換這種複雜的工作模式,這是機械掃描雷達的弊端。而梟龍屬於輕型戰鬥機,如果直接照搬殲-10B的相控陣雷達很難安裝進去。所以我們使用一種」帶旋轉盤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這是體積和性能綜合考量的結果。平面相控陣雷達有一個缺點,隨著掃描範圍的增加,雷達孔徑投影區的減少,而導致天線增益的降低和波束的增大,從而降低雷達的探測距離,因此需要轉動天線以擴大雷達的掃描範圍。瑞典的JAS-39其配備的AESA據說也將採用旋轉機構來提高雷達的掃描範圍。所以梟龍的這項改進是符合實際,而又會給梟龍戰機帶來本質性上提升。
未來的梟龍,可能會安裝簡版的紅外搜索和跟蹤系統,AESA可調節雷達,先進中距空空飛彈,甚至還會升級飛控系統。印度媒體對其的評價是單就紙面上的戰鬥威脅能力直逼印度SU-30MKI,就算未來印度T-50早期型入役也不是沒有可能做到互換,這不就是遊戲規則改變者嗎!中國的科技人員賦予巴基斯坦梟龍的另一次能力飛躍,堪稱性能倍增器。

而且巴基斯坦進口了ZDK-03預警機,它和JF-17之已經加裝了數據鏈系統,可以互相配合作戰,這樣組合效果來說對巴基斯坦這隻小而精的空軍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巴基斯坦完善了自己的空戰體系,再加上較大的裝備數量。那麼未來,印度空軍所要頭疼的不僅僅是幾架JF-17的問題了。更是要面對整個巴基斯坦空中體系密不透風的「梟龍之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995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