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鷹從地下出擊!中國戰鬥機停滿歐洲某國洞庫

提起地下機庫,大家通常都會想起一些科幻電影中的經典設定,例如電影《獨立日》中秘藏有外星飛碟的美軍絕密基地51區,其核心設施均設在地下。影片後半段,主角駕駛飛碟飛向外星母艦時,也是從地下直接起飛的。

類似的設定在電影《特種部隊 眼鏡蛇的崛起》里也出現過,圖為特種部隊設在埃及沙漠地下的秘密基地,可以停放多架垂直起降戰機。

戰機出動時可以直接垂直起飛,通過圓形頂蓋升空。

現實中的地下機庫(也稱地下洞庫)是一些國家的空軍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戰機的防空襲能力(生存性)而修建的專用基地,通常依山而建,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防空襲能力。圖為二戰時期的地下機庫。

圖為地下機庫的結構示意圖,通常在機庫上方的山體內部都會挖空,並增加一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以增強防空襲能力。

瑞士山谷中的邁林根空軍基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下洞穴基地之一。圖為邁林根洞庫基地 入口。

該基地的最大特點就是洞庫內的戰機進出和調度完全靠頂部的吊車完成,飛機進出全在頭頂上運行。圖為正在利用頂部吊車移動的F-5戰機。

圖為擠滿「獵人」戰機的洞庫基地內部。

圖為頂部吊車正在吊運A-7攻擊機。

圖為頂部吊車吊運幻影戰鬥機。

瑞士空軍F-5戰機從洞庫基地起飛。

除瑞士外,瑞典空軍出於戰備需要,也建有完備的地下機庫,圖為地下機庫的入口,整個地下基地類似一個馬蹄形。

圖為地下機庫入口,可見厚厚的防爆門,可見內部還停有一架J-35」龍「式戰機。

圖為停放在洞庫內的薩博-37戰機。

洞庫內部採用了拱形結構,具有較強的抗轟炸能力,還能看出其採用了多區分段結構,可容納多架戰機。

圖為停放在洞庫內的薩博-37戰機。

為了方便調度戰機,在機庫最中央還有一個旋轉台,便於戰機向不同方向移動。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機庫內戰機的生存性,地下機庫還設有多個出口,圖為機庫的第二個出口。

圖為瑞典薩博-37戰機拖出地下洞庫瞬間,可見垂尾為了方便戰機進入機庫還處於摺疊狀態。

出於戰備需要,中國自70年代以來也修建了大批地下機庫,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可以容納多種機型。圖為正在開入地下機庫的殲-8戰機。

中國國內最有名的一個洞庫機庫,要數位於北京市郊昌平區的中國航空博物館(小湯山空軍基地)的洞庫。

圖為小湯山空軍基地洞庫內部,可見其內部容量還是相當可觀的。

圖為停放在地下洞庫內的中國空軍殲-6戰機群。

除北歐國家外,一些東歐國家在冷戰時期也建造過地下洞庫,例如圖中一架東歐國家空軍的米格-21正在滑出地下機庫。

圖為冷戰時期,中國為阿爾巴尼亞援建的地下洞庫,內部還挺有多架殲-6戰鬥機。

圖為南斯拉夫的普里什蒂納-斯拉蒂納基地地下洞庫,內部停有米格-21戰機。

圖為正在開出地下加固機庫的F-16戰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825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