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還想買梟龍?但巴鐵最熱銷軍機卻與中國無關

據《印度時報》網站12月5日報道,埃及仍有意向購買巴基斯坦與中國合作生產的JF-17「雷電」(中國稱「梟龍」)多用途戰鬥機。

對此,巴基斯坦國防工業部長拉納·坦維爾·海珊在會見埃及大使謝里夫·沙欣時,也表示願向埃及出售JF-17戰機。圖為接受採訪的埃及空軍將領身後有一架「梟龍」戰機模型。

真是「風水輪流轉,世界變化快」呀!或許大家還記得,2015年7月21日,埃及空軍接收的首批3架法制「陣風」戰鬥機飛越首都地標性建築物「開羅塔」。當時此舉被幸災樂禍的外媒說成是西方戰機打敗中國「梟龍」的標誌。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雖然「陣風」在性能(特別是航空電子設備和可操作性)上優於JF-17,但前者售價高達1.2億美元,一架「陣風」的錢足可以買15架「梟龍」。

而且,由於大量採用成熟技術,「梟龍」的配套武器支出和維護成本都比較低,真正是一款「買得放心,用著舒心」的高性價比戰機。

眼下,財政吃緊的埃及購買「陣風」戰機和「西北風」兩棲艦,還要靠沙特、阿聯等「金主」來買單。如果真要用「陣風」替換老式戰機作為本國空軍主力裝備的話,以目前埃及現役二代機(幻影-5約80架、米格-21和殲-7約540架)的龐大基數,即便將替換數量打個對摺甚至減為1比3,也至少需要花費250億至370億美元。

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埃及只打算先引進20至24架「陣風」,並且還要從俄羅斯購買46架單價約4000萬美元的米格-29了。所以說,在積極謀求主戰裝備來源多樣化的第三世界軍購大戶埃及,「梟龍」還有機會。

再說巴鐵的軍用航空工業,諸位可能想不到,他們賣的最好並非「梟龍」,而是一款名為「穆沙克」(包括升級版「超級穆沙克」)的輕型飛機。

MFI-17「穆沙克」和MFI-395「超級穆沙克」是巴鐵引進瑞典薩博公司技術生產的一款渦槳式初級教練機。

其不僅承擔了所有巴空軍新飛行員的訓練任務,還成功打入中東、歐洲和非洲市場,總銷量超過140架。

按照單價約300萬美元計算,其銷售額已超過4億美元。如果再加上培訓和零部件,則銷售額將達6.5億美元以上。而「梟龍」要達到同樣的成績,至少要賣出50至80架才行。而以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財力來講,「超級穆沙克」的比較優勢還是挺明顯的。

圖為「超級穆沙克」儀錶盤上的多用途液晶顯示屏。

「超級穆沙克」性能優良,雙翼可選擇掛載2×7.62毫米機槍吊艙、2×75毫米非制導火箭吊艙(7發)和4×68毫米非制導火箭吊艙(7發),還可加裝6枚線導反坦克飛彈,堪稱一款高性價比的初級軍用教練機和輕型偵察-攻擊機。

據悉,伊朗、沙特分別購買了25和20架「穆沙克」。

近日,伊拉克也與巴基斯坦簽訂了一項購買20架「超級穆沙克」教練機的協議。

巴鐵賣給土耳其52架「超級穆沙克」教練機的協議,目前差不多也已敲定。

巴鐵的小飛機賣得這麼火,大家是不是沒想到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784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