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是國家重器。根據中國新的軍事戰略,二炮已經不僅僅承擔戰略威懾任務,也承擔常規打擊任務。特別是在體系戰情況下,二炮還將作為反導、反衛星、反艦反航母以及陸基遠程打擊的主力軍。
彈道飛彈體形龐大、打擊距離遠、毀傷力驚人,屬於軍事裝備體系中的戰略打擊手段。與眾多常規兵器常有機會現身各種場合而為人所熟知不同,我軍裝備的彈道飛彈一般並不輕易出現在公眾視野,在大多數普通人眼裡顯得格外神秘。但事實上,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建立起一支世界最強大的常規中短程彈道飛彈部隊,他們成為中國維護國家利益和領土領海安全的「定海神針」。這就是「二炮」力量之一。
2012年6月7日美國企業研究所(簡稱AEI)發布一篇名為《平衡中的亞洲——美國亞洲軍事戰略轉型》的研究報告,報告稱,據美國國防部估計,中國目前有18或20個近程彈道飛彈和中程彈道飛彈旅,有1800至2500枚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這些飛彈分為10種型號的核飛彈和16種型號常規飛彈,中國是目前世界上裝備、研製和生產短程彈道飛彈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擁有短程彈道飛彈發射系統最多的國家。
據美國國防部透露:「中國擁有世界上最活躍的陸基彈道飛彈及巡航項目。」此外,由美中經濟安全與評估委員會發起的一項研究則顯示:「過去20年間,二炮所擔負的任務已經由運行並維持中國的小規模核威懾力,轉變為部署看起來不斷增大的常規彈道飛彈及巡航飛彈庫存。」
解放軍為什麼大力發展其中短程飛彈部隊呢?外國學者分析稱,解放軍在未來衝突最初的猛攻中,這些飛彈是摧毀敵軍重要資產的有效攻擊選擇,以便削弱敵軍的防禦及反擊能力。
據美國時任空軍副部長布魯斯萊姆金透露,這些飛彈「為中國提供了對幾乎所有區域目標進行雙管齊下攻擊的能力,這些目標包括機場、港口、艦船、軍事基地、後勤節點、指揮與控制設施以及工業/經濟中心」。一旦敵人的力量被削弱,解放軍後續軍事行動推進的成本就會降低。
外國媒體稱,一旦戰爭發生,解放軍針對敵軍指揮中心或防空系統等重要節點目標,將進行大量戰區飛彈攻擊與電子攻擊等,這樣能夠確保己方在危險程度降低以及成本減少的情況,開展常規空中行動和海陸行動,中國的彈道飛彈作戰與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的表現完全不同,中國的戰爭學說將彈道飛彈作為集中使用的殺手鐧武器使用,飽和打擊重點目標讓飛彈防禦系統變得十分困難。
中國的第二炮兵部隊可在72小時內,向周邊任何國家的重要戰略目標發射300至1500枚飛彈,「不管是誰,在暴風驟雨般的短程飛彈打擊下,挑釁者恐怕會被打的寸草不生」。
二、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東風12短程飛彈可由火箭炮發射
外媒認為,雖然中國已經擁有數量眾多的彈道飛彈,但中國的軍事決策者並不認為現在這個數量已經滿足作戰需求,中國正在秘密地進行新型飛彈研發和生產,來不斷提高自己的飛彈武器儲備量,一方面,除去每年新增上百枚各型號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之外,中國還通過技術手段來提高飛彈發射架和發射裝置的數量,讓戰術彈道飛彈成為「隨時」可以使用的武器,預計到2020年,中國保有的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將達到4000至4500枚之間。
據英國媒體報道指出,中國二炮部隊於2013年開始列裝了東風-12戰術彈道飛彈,這種飛彈被認為是中國新一代短程飛彈的代表性產品,該飛彈長約7.8米,彈徑0.75米,重4噸,可攜帶重達480公斤的彈頭。
此前該彈公開的射程為100至280公里,但實際射程可能超過300公里,國內使用的增程版本的射程或可達到420公里。
該彈採用慣性/全球定位系統復合制導,據說誤差不超過30米,藉助可選裝的末段制導系統,誤差還能進一步縮小至10米,更加重要的是,這種飛彈可以使用12式履帶式模塊化火箭炮、衛士-3或AR-3型大口徑火箭炮發射,這大大增加了這種飛彈的應用空間。
據悉,和美軍ATACMS飛彈系統類似,東風-12飛彈可以實現與火箭炮定向器里的火箭彈,實現共架發射,在傾斜狀態的儲運箱上發射後,東風-12飛彈可迅速由傾斜彈道轉化為垂直彈道,並連續爬高到一個次高度彈道,在飛行末段再降低高度重返大氣層,直至接近被打擊目標上空再轉為近垂直俯衝彈道。這意味著該飛彈以兩次爬高的方式改變彈道,並非是單一的拋弧線飛行狀態,而傳統的「彈道飛彈」是指拋弧線飛行狀態的物體。
據稱,東風-12具有更為靈活的中段飛行路線,這使其具備一定的變軌能力,為反導防禦製造了困難。另外,其末段重返大氣層之後的攻角達到近似90度,幾乎以垂直角度沖向目標。本來現役的任何反導防禦系統要想攔截近程飛彈就比較困難,如果再加上彈道中段機動、末端高超音速俯衝和近似垂直的貫頂攻擊,這將使當今的任何攔截系統都望塵莫及。
根據2012年珠海航展上航天科技集團七院副院長王萬軍的介紹,該飛彈中段機動飛行,「彈道沒法預測」,末端垂直貫頂攻擊,「還沒有一型防空系統可以攔截到這個飛彈」。同時,這種貫頂攻擊方式,對於打擊地下堅固和深藏目標也大為有利。
如果核戰爭打響二炮會先對誰出手?
其實轉念一想就清楚了,既然二炮的陸基長劍10可以打核彈,空基的還有什麼不能呢? 空基長劍10有2.5噸,兩枚才5噸。
轟六K的載彈量,滿載應該有14噸(老轟六8-12噸)。一般來說,轟炸機執行核攻擊任務時每次只會投擲一至兩枚核彈,萬一故障是不能帶回基地的。所以轟六K要執行核攻擊任務,載荷只有5噸,剩下的載彈量換成油料就是額外增加的9噸油料。
加上D30KP-2發動機比老發動機又省25%的油, 轟六K的航程基本在8000公里-9000公里左右,作戰半徑可達3500公里。再加上長劍10有2500公里的射程,作戰半徑等於延伸到6000公里,覆蓋亞洲全境和歐洲的一部分都沒有問題。
中國轟六戰機
近期有某軍事刊物說中國不是三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我看是小編自己猜的。事實上,老轟六曾經有一個團是核戰爭戰備值班團,等級戰備期間必須保持一個批次帶核彈在航飛行,是幾架就不知道了。
冷戰結束後,美蘇(俄羅斯)都停止了核轟炸機帶核彈值班,我們也就跟著停了。
中國東風系列飛彈
曾經有圖(我又丟了,肯定是有過的)官泄公開了轟六從東面攻擊日本的路線圖,這張圖現在找不到了。看來,中國準備在核戰爭一開始就打算除掉日本。比較奇怪的是為什麼用轟炸機而不是彈道飛彈?
所以,不出所料,現在這個任務交給了轟六K, 這也是官方為什麼稱轟六K是戰略轟炸機的根本原因,歷史上轟六一直是戰役和戰術轟炸機。升格為戰略轟炸機是因為她的性能大幅度的提高了。
中國核武器技術世界領先
美國媒體曾發表文章稱,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投資軍事的力度加大,其 核武庫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中國核武政策的關鍵原則是保證「不首先使用」。這從表面上看起來令人欽佩,但同時也說明中國認為核武器沒有通常認為的那麼嚇人。
相對於美國和俄羅斯等核強國來說,北京的核力量現代化建設是適度的。正如傑弗瑞·劉易斯在其新作「紙老虎:中國的核姿態」中提到的,「中國威脅使用核武器攻擊弱小國家就會違背諾言,但這對核力量從數量上占優的美國來說沒什麼強制性的價值。」
核彈爆炸後的恐怖蘑菇雲
中國核武器的技術水平,雖然與美國有一定差距,但是美國無法有效規避這類攻擊。 中國有核就有威懾力,就有和美國抗衡的能力。美國嘴上說不怕中國的核武器,還是在不斷的升級發展其的反導系統,這就表現出了兩面性。說得和做的不一樣,如果真不怕中國,真不如放棄反導系統的發展項目。
中國制定核政策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是為了保證國家安全,並不是為了在核彈頭和載具的質量和數量上跟誰比個高低爭個輸贏。中國的核武政策不帶有任何敵意,更沒有想通過擁有核武器來爭奪或者取得世界霸權的野心。
中國二炮部隊
中國始終奉行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無條件地承諾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
但 如果中國的這些善意舉動都被美國看做是「紙老虎」的話,那麼最終吃虧的終將是美國人自己。一旦最壞的情況發生,美國或許才能真正意識到這隻所謂的「紙老虎」有著多麼強大的力量。
回顧中國曆次大閱兵不難發現中國軍方的一個傳統,那就是 每逢全國性的重大閱兵慶典前都有進行洲際飛彈發射的傳統。例如,1999年的國慶大閱兵前一個多月,中國首次就東風31型遠程彈道飛彈進行了發射試驗,而此時此刻距離抗戰勝利大閱兵的時間已經不足一個月了。
果不其然,美國媒體放出消息,稱大陸已於近日連續發射了東風5號洲際飛彈和東風41號洲際飛彈。
台媒稱,大陸5日在山西省五寨進行了 一次東風-41型重型洲際飛彈及一次東風5A重型洲際飛彈的兩組試射。
疑似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
據台灣媒體8月11日援引美媒報道,美方未具名官員的消息稱,大陸的東風-41洲際飛彈,之前在2012年7月24日、2013年12月13日、2014年12月13日進行三次飛彈發射試驗,此次試驗被認為是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的第四次發射試驗。
東風5A被譽為「大國利劍」,1983年研發成功,是改良後的東風5,為中國自行研製的洲際飛彈。射程1.3至1.5萬公里,涵蓋俄羅斯、美國以及其他歐美地區,能攜帶1枚核彈頭,命中精度500米。1986年進行分飛彈頭試驗,可攜帶4-5枚分導核彈頭。
大規模爆炸場面
大陸在5日(編者註:8月6日為廣島原子彈爆炸70周年紀念日)試射東風-41洲際飛彈 意味這型號飛彈已經進入實戰部署階段。這枚飛彈從山西省五寨飛彈試驗發射基地發射升空,奔向位於新疆內陸沙漠的靶場,這枚飛彈的測試由位於西安和庫爾勒的雷達全程監視中。
報道稱, 未來解放軍只需要擁有32部可重新裝填的東風-41洲際飛彈發射裝置,其攜帶的核彈頭足以瞄準任何一個人口超過5萬的美國城鎮,美國西海岸的所有城市都可能被東風-41盡數摧毀。
報道說,西方媒體稱,東風-41的最大射程為1萬至1.4萬公里,可攜帶10個主動制導分彈頭,配有假目標和用於突破反導系統,甚至連美國的反導系統也無法攔截。一旦這種洲際彈道飛彈裝備解放軍二炮部隊,將改變中美戰略核力量的對比。
東風5A洲際彈道飛彈是中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研製的唯一一款洲際彈道飛彈,也是時至今日我國能夠威脅美國本土的最有效武器。東風5A雖然是井式發射的液體燃料飛彈,但是 它的存在就是對妄圖對中國圖謀不軌的宵小們的強力威懾。
核彈爆炸畫面
中國在核威懾方面雖然有規模小的劣勢,但是由於我們沒有加入削減核武器條約,所以對核武器的發展有很大的空間。
比如中國擁有超大當量的核彈頭,一般的核彈頭當量都是在30萬噸到300萬噸TNT當量之間,而 我們所擁有的GWT級核彈頭的爆炸當量則是數千萬噸級當量的,爆炸威力相當於轟炸廣島長崎核彈頭威力的300倍。
解放軍二炮東風5A型洲際飛彈
所以美國佬一旦被中國命中這麼一枚GWT級核武器, 那麼美國就將蕩然無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557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