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落俄羅斯戰機,土耳其捅了個多大的馬蜂窩?

當地時間11月24日中午大約11點,兩架土耳其空軍F-16戰鬥機在多次向一架進入土領空的俄羅斯空軍蘇-24戰鬥轟炸機警告未果後,發射飛彈將其擊落。俄飛行員跳傘進入敘利亞境內之後身亡。不存在任何「誤擊」的可能性,可以認定,這就是土耳其政府希望看到的結果。

自9月30日俄羅斯軍事干預敘利亞局勢、發動空襲以來,俄空軍戰機就不斷進入與敘接壤的土耳其領空。為此,土耳其政府多次向俄羅斯發出警告。11月25日,本來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要飛抵土耳其協調兩國在打擊「伊斯蘭國」(IS)問題上的立場,但在俄軍戰機被擊落後,俄政府立即宣布取消了拉夫羅夫的行程。

俄羅斯總統普京隨後發表講話,指責土耳其的行為是與「恐怖分子共犯的一次背後捅刀」,並稱這一事件將帶來「嚴重後果」。

在空襲這樣的軍事行動中,由於地理格局狹小的原因,導致一方軍機進入另一方的領空,這樣的事情並非沒有發生過。IS控制著敘利亞北部敘、土邊境一帶的城市和農村,其「首都」拉卡距邊境的直線距離只有85公里,而其重要的宣傳中心達比克距離邊境才15公里。

俄軍的蘇-24戰鬥轟炸機屬於第二代戰鬥機,其特點是高速,最快速度可以達到音速的2.18倍。這樣也帶來一個問題——飛機轉彎半徑容易變得很大,在敘、土邊境地區執行任務時可能進入土耳其領空。另一方面,俄軍飛機也過於大意,多次受到警告後仍舊沒有遠離敘、土邊境上空,為悲劇埋下了伏筆。

問題是,土耳其應對俄戰機進入其領空採取的措施以及時機,背後都大有文章。

首先,現在不是冷戰時代。土耳其無論在哪方面,與俄羅斯都沒有直接敵對關係。即便俄戰機進入其領空,也完全沒有必要採取擊落的做法,而是可以採用驅逐、迫降等方式迫使俄戰機不再侵犯領空。

其次,擊落的時間點正好是巴黎恐怖襲擊之後,法國與俄羅斯聯合執行對IS的空中打擊行動。聯合國安理會11月20日剛剛通過決議,呼籲國際社會「採取一切必要手段」打擊恐怖主義。

與法國同為北約盟國的土耳其此時擊落正在空襲IS——至少是名義上空襲IS——的俄軍飛機,顯然是對剛具備雛形的國際反恐聯盟的一個沉重打擊。

眾所周知,土耳其在打擊IS的態度上比較曖昧。它希望IS能夠和庫爾德武裝斗得兩敗俱傷,從而化解國內庫爾德人的獨立傾向。同時,土耳其一直希望敘利亞的阿薩德政府倒台,而俄羅斯出兵敘利亞的重要原因,就是支持阿薩德政權。

可以說,在土耳其看來,擊落俄軍飛機符合其利益,同時,北約成員國的身份又會迫使俄羅斯在採取報復行動時三思。

然而,在軍事方面或許不會有大麻煩,在外交上卻未必。

「土耳其的外交政策正在走向失敗。土耳其現在在特拉維夫、開羅和大馬士革都沒了大使。他們跟伊朗的關係也是敵對的。他們基本上和周邊所有國家都搞僵了。」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中東問題專家梅爾·利特瓦克在接受無界新聞記者採訪時,如此評論土耳其的外交政策。

在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爆發後,土耳其支持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埃及軍方通過政變推翻了穆兄會出身的總統穆爾西之後,土耳其駐埃及大使在2013年11月被驅逐出境。而在2010年,土耳其就因為以色列特種部隊襲擊向加沙運輸物資的船隊造成多名土公民身亡而召回了駐以色列大使。土耳其和伊朗的關係,則因為兩國實際上都在敘利亞打著一場代理人戰爭,早就冷淡下來。

現在,這一串名單里又要加上一個俄羅斯。

土耳其在中東之所以四處樹敵,完全是因為埃爾多安的雄心所致。這位力圖長期在土耳其執政的前總理和現任總統受到深刻的泛突厥主義影響,試圖在中東建立一個親土耳其的泛突厥國家聯盟。然而,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看來埃爾多安並未成功,反而引起周邊國家深深的疑慮。

即便是歐盟和美國,也對埃爾多安治理下的土耳其保持著疑慮。

這一次出手,土耳其著實捅了一個大馬蜂窩。俄羅斯在2008年俄格戰爭以來,尚未和任何一個國家處於戰爭狀態,也從未有一架戰鬥機被別國擊落。如果普京不對這起事件作出符合國內民意的反應,那麼他在國內的威信將大大受損。而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一事,將會真正成為IS所宣揚的那樣,成為「普京的阿富汗」。

種種跡象表明,俄土危機正在以比想像更快的速度爆發出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474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