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習大大還在土耳其參加G20峰會時,土方就把本國價值34.4億美元的防空飛彈軍購計劃給取消了。這一項目之前曾引起「國際爭議」,因為中標的是中國紅旗-9飛彈。土耳其現在改稱,將由Roketsan公司自主研製一種防空飛彈。總之不論出於何種考慮,紅旗-9飛彈(FD-2000)直接出口土耳其這件事肯定黃了。
其實,在土耳其的招標中,中國並沒有「志在必得」的意思,中標當然好,可以給紅旗-9打個免費廣告,但即使最終無法完整輸出紅旗-9飛彈系統,中國也沒有什麼實際損失。反過來,作為從未研製過遠程防空系統的國家,土耳其能自行研製出一款達到紅旗-9水平的飛彈嗎?
歐亞夾縫中的「無盾之國」
要說這件事,我們首先得理解土耳其為什麼需要防空飛彈,他要用防空飛彈去防誰的問題。
土耳其今年遇到個鬱悶事兒——北約各國把駐紮在土耳其的愛國者防空飛彈給撤了,理由是敘利亞已不再對土耳其構成「嚴重」威脅。
土耳其早前強調阿薩德的飛毛腿飛彈對其構成威脅,但是敘利亞戰爭打成這樣,這個理由顯得十分可疑——傳說中的飛毛腿並沒有射向安卡拉,於是美國五角大樓的官員輕描淡寫地表示讓飛彈部隊回國休整。儘管土耳其借俄羅斯空軍在敘利亞活動,再三要求北約盟國保留在土部署的愛國者飛彈,但美國人還是二話不說就撤走了愛國者。土耳其就這樣成了歐亞夾縫中的「無盾之國」。
土耳其為何如此渴求遠程防空?在敘利亞國力尚在之時,土敘之間雖然有伊斯肯德倫等領土摩擦,但敘利亞空軍對土耳其展開大規模空襲依然是很難想像的事情,況且土耳其還擁有一支相當不弱的空軍。那麼土耳其的最大假想敵到底是誰?這裡必須提一下土耳其的宿敵——希臘。
美國的「愛國者」,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不受土耳其控制,給土耳其的自尊心造成很大傷害
土耳其的鄰國希臘雖然綜合國力遠不如土耳其,但卻擁有S-300PMU1防空飛彈,對於土耳其空軍有很大威脅
作為互相接壤的國家,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兩次希土戰爭給土耳其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凱末爾也是崛起於第二次希土戰爭。這兩個世仇至今依然進行著「北約內的冷戰」——希臘作為一個債務危機國,竟然擁有比德國還多的豹2坦克。就兩國三代機對比來看,土耳其不過比希臘多了30多架F-16C,雙方空軍也都裝備了預警機,基本上也算是旗鼓相當。但在希土雙方空軍實力天平上加上要命砝碼的是——希臘的遠程防空飛彈系統。希臘不僅有愛國者-2和愛國者-3,還從俄羅斯購買了S-300PMU1。而且希臘還有意進一步擴大優勢,背著債務也要和俄羅斯再談軍購。希臘憑藉「喪心病狂」的遠程防空火力,在狹窄的地中海澡盆的「制空競賽」上壓倒了體量比自己龐大許多的土耳其。
希臘向德國採購170輛最新型豹2A6坦克,性能完全壓倒土耳其的豹2A4和M60A3坦克
土耳其作為一個有「大國夢」的國家,自然「是可忍孰不可忍」,由此開始招標遠程防空反導系統。被土耳其選中的中國紅旗-9與希臘的「愛國者」和S-300PMU相比,具備主動雷達制導,性能「更上一層樓」,而且價格也便宜。更重要的是,中國還願意接受土耳其提出的「部分技術轉讓」的要求,這對於在軍工方面雄心勃勃卻一直受到歐美猜忌、無法獲得先進技術的土耳其來說,簡直是可遇不可求的好運。可以說,不論是面子還是里子,土耳其打著燈籠也找不到更好的選擇了。
相比希臘,土耳其在軍售問題上的待遇就差多了,美國一度向土耳其推銷的M60-120坦克,直接在M60A3坦克地盤上安裝M1A1坦克的炮塔,與希臘的豹2A6相比簡直就是「寒酸」
雖然紅旗-9有如此多的優勢,但卻因為政治因素被北約堅決喊停。北約刁難土耳其的最大「王牌」是紅旗-9無法接入土耳其現有的防空情報網絡,那可是北約一體化的防空系統。大家都知道,現代制空作戰是系統作戰,如果沒有了空情支持,就算買了紅旗-9,也無法發揮其作戰威力。至於說要土耳其自己建立成本高昂的遠程雷達站、空情網絡和指揮系統,且不論技術上能否做到,經濟成本可遠不是買飛彈系統的30-40億美元所能搞定的。正是因為北約的堅決反對,土耳其最終也沒能下決心買紅旗-9。只不過對於北約熱心推銷的「紫菀」和美國的「愛國者」系統,土耳其也沒有表現出太高的興致;至於明顯沒有誠意、拿S-300V飛彈來推銷的俄羅斯,土耳其就更完全沒興趣和他們繼續糾纏了。既然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直接購買紅旗-9,其他競爭者又讓土耳其覺得這也不合適那也不對勁,那麼最後乾脆「流標」,另作他圖也是一個辦法。
北約在土耳其境內的雷達站是土耳其空中情報的重要依託,如果新飛彈不能與之連接,作戰性能將無法全面發揮
自己搞防空飛彈,土耳其軍工能行嗎?
紅旗-9的生意做不成了,土耳其宣布要自己研發遠程防空飛彈,由該國最大的軍用電子製造商Aselsan和飛彈製造商Roketsan公司負責。說起Roketsan公司,中國軍迷自然會想到土耳其T-300火箭彈——按照許可證生產的中國衛士-1火箭彈,以及山寨B611的J-600T飛彈。
這兩種彈的研發,正是因為上世紀90年代末土耳其引進M270自行火箭炮系統失敗——而希臘卻獲得了這種號稱「鋼雨」的強大武器。這促使土耳其下定決心,和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總公司合作,先是購買WS-1火箭炮,將其安裝在德國MAN卡車上構成T-300火箭,此後又進一步對其國產化,並進行了改進,提高了精度。改進後的國產火箭炮被稱為RT-300,不僅土耳其自己大量裝備,還出口到阿聯等中東國家,成為Roketsan公司的「招牌」產品。此後,Roketsan公司又引進了中國B611飛彈並在本國仿製。據中國航天科工介紹,B-611飛彈是一款採用了部分紅旗-2、紅旗-12技術開發的地對地戰術飛彈,具有飛行控制系統,按航天科工集團的原話:「充分利用了防空飛彈的成熟技術,採取可變彈道設計」,土方想必也學到了一些與防空飛彈有關的技術。
與紅旗-12飛彈淵源頗深的B-611戰術地地飛彈,土耳其仿製版稱為J-600T
雖然中國軍隊自己嫌WS-1精度太差,沒有採購,但是這種火箭炮在土耳其落地生根,成為該國火箭炮和彈道飛彈技術的主要參考對象
針對WS-1系統精度差的特點,土耳其在它的基礎上開發了GPS制導套件
不過由紅旗-12技術開發的B611還不足以讓土耳其依葫蘆畫瓢,搞出紅旗-9這樣水平的飛彈來。
土耳其此前的國產防空飛彈項目也是存在的,這就是Roketsan公司研製的希薩爾中近程防空飛彈,包括號稱最大射高5千米、最大射程16千米的希薩爾-A和最大射高一萬米、最大射程25千米的希薩爾-O,比紅旗-12還不如。
說起這種中近程飛彈系統的研製,與這次土耳其的遠程防空飛彈招標過程也是如出一轍,先是2008年宣布國際招標,2011年宣布競標項目取消。轉由本國公司研製,研製方也是Roketsan和Aselsan公司。2013年飛彈首次試射,至今尚在測試階段,預計2017年開始服役。
這種希薩爾飛彈系統外形「歐風」滿滿,實際上其飛彈系統技術來源也確實如此,紅外搜索裝置是德國和土耳其聯合研製,其中土耳其只承擔30%的工作量。而系統採用的雷達包括:購買自美國雷神公司的AN/MPQ-64雷達,按許可證生產的瑞士厄利空Ku波段火控雷達;購買厄利空MSR X波段火控雷達;按許可證生產的荷蘭信號公司SMART-S Mk.II雷達。而其所發射的飛彈本身,則是按許可證生產的德國IRIS-T SL飛彈。
土耳其「希薩爾」中短程防空飛彈所用的飛彈是根據許可證生產的德國IRIS-T SL飛彈
德國原版IRIS-T SL飛彈,土耳其的「希薩爾」相當於用雷達制導型的彈體加上紅外製導型的引導頭,也算是「深度定製」
換句話來說,這東西是個不折不扣的「攢貨」,而且「攢貨」最複雜的系統集成工作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包給瑞士厄利空/德國萊茵金屬公司進行的。
可以預料,土耳其國產遠程防空飛彈的研製工作很可能也要採用同樣的模式。只不過,遠程防空飛彈要比「希薩爾」這樣的中近程防空飛彈複雜得多。
「希薩爾」系統選用的美國AN/MPQ-64火控雷達,是美國外銷的「霍克-21」飛彈系統的火控雷達
「希薩爾」-A系統是野戰防空用途,上面搭配了荷蘭和瑞士的雷達系統
遠程防空系統是一個大國軍工實力的體現,目前和紅旗-9同台競技的第三代區域防空系統只有美國的MIM-104「愛國者」,歐洲飛彈公司的「紫菀」和俄羅斯的S-300。遠程防空飛彈在獲得遠射程、高精度的優越性能的同時,也要遇到彈體龐大、雷達引導技術複雜的困難。一枚遠程防空飛彈要想打出去、打得准,科研人員必須先進行總體設計,再對發動機、彈體、雷達導引系統等進行研發。由此可見,沒有其他類型飛彈的前置技術,遠程防空飛彈是搞不出來的。
紅旗-9和「紫菀」一樣,都是末端主動制導;而愛國者-2則是依賴AN/MPQ-53相控陣雷達的先進性能,選擇半主動雷達制導。雖然土耳其用「國際大雜燴」的方式做出了近程防空飛彈,但是遠程防空飛彈卻很難這麼搞。用中國飛彈、美國雷達,或者中國雷達、美國飛彈這樣的組合,根本行不通。有很多技術關節只有飛彈研製方才清楚。別的不說,據國內相關報道指出,中國為了出口「紅旗-9」飛彈,專門進行了「原始碼保密打包」工作,將FD-2000系統的原始碼全部加密。這種做法,是從俄羅斯出口我們的S-300PMU飛彈那裡學來的(當然後來我們的專家「看懂」了俄方加密的原始碼),而國際上美國、歐洲的出口飛彈也都用了一樣的做法。所以用土耳其搞「希薩爾」那樣的辦法來搞遠程飛彈,基本不可能。
從這個角度去分析,我們可以推測,土耳其對紅旗-9依然是非常熱衷的,或許他們會採用「按許可證生產」方式生產飛彈,然後購買雷達系統,可能將採用一些西方的子系統,以便將其接入北約防空網。這背後涉及的工作,很可能會非常複雜,最終土耳其花費在這種「自研」飛彈上的金錢,恐怕反而會遠遠超過34億美元。
作出這種推測的理由很簡單:如果土耳其要用「紫菀」或者「愛國者」的技術來「攢」國產飛彈,那還不如直接買算了,說不定還能便宜點,還不用費這麼多事。
從先例來看,土耳其在「國際合作」開發武器上絕對是個「心機X」。例如,韓國和土耳其合作開發的XK-2主戰坦克,土耳其發現韓國自己也無法掌握核心技術,在利用韓國的資金完成初期開發後。土耳其宣布自行開發「阿勒泰」主戰坦克,不僅坦克外形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與韓國K-2坦克全無關係,最後還選擇直接和德國MTU公司簽訂坦克發動機合約,從萊茵金屬公司直接購買120毫米滑膛炮……而且土耳其「購買」韓國K-9自行火炮一事最後也同樣按照這一「劇本」演出,毫不走樣。
土耳其版K-9,發動機是直接從德國購買的,炮塔外形、火炮、部分設備配置也與韓國K-9不同
土耳其的「阿爾泰」坦克(上)和其「原型」韓國K2坦克(下)幾乎看不出存在「血緣關係」
當然,韓國有著推銷國產裝備的強烈慾望,為了塑造品牌可以賠錢賺吆喝。但土耳其在與完全掌握核心技術的中國合作時,顯然這樣就玩不轉了。基本上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採購紅旗-9的大部分核心設備,再結合部分西方通訊、計算機系統,最後在土耳其組裝,其模式類似於計算機行業里的訂製OEM產品。
當然,上述說法也還只是一種推測,因為現在也還不能完全排除土耳其跑去找歐洲或美國合作,或者真的想把遠程防空飛彈也搞成「國際大雜燴」的可能性。只是如果那樣,在與各國的扯皮中,失去寶貴的時間和獲得先進技術機會的,是土耳其自己。
紅旗-9是複雜的遠程防空飛彈系統,土耳其很難如同「耍」韓國一樣耍中國
土耳其自認為是歐亞之間的大國,但是對比中俄美歐,土耳其在軍工科技領域上顯然還是個小國。當然,不管最后土耳其引進哪家的技術,哪怕是整套進口諸如引導頭之類的關鍵部件,土耳其作為一個北約國家還是相對容易的,只是得花更多的精力去做總體設計以及成本核算——別無他法,小國軍工就是如此。筆者對土耳其的遠程防空飛彈之夢,只用一句話做評價:
「也許還能再搶救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4630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