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局勢越發混亂,「伊斯蘭國」勢力越發囂張,幾成人類公敵,不見炸毀俄羅斯客機,製造巴黎恐怖襲擊案,還處決了中國人質,一句話,幾乎把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全都得罪了個遍。就在近日,安理會剛剛以15票贊成一致通過決議,促請有能力的會員國根據國際法,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受「伊斯蘭國」控制的領土上,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特別防止和打擊伊斯蘭國和勝利陣線的恐怖主義行為,摧毀它們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相當多的地方建立的庇護所。
那麼中國是否會出兵中東,參加聯合打擊「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呢?一時間成為公眾議論紛紛的話題。尤其是在中國人質被處決之後,有大量聲音呼籲中國政府派兵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筆者分析,中國為了一個公民在海外遇害就派兵報復的可能性不大。當然,歷史上不是沒有這樣的例子,當年美軍入侵巴拿馬,逐步巴拿馬軍事獨裁者諾列加的藉口就是其扣押了大批美國學生做人質,不過,很明顯,在當時這只是一個藉口,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當時諾列加對美國的背叛以及向美國走私毒品等問題。自中東戰亂開始,中國方面一直採取了拉開距離的態度,事實上,由於地緣政治的原因,中國對中東局勢的敏感度並不像俄羅斯那樣,至少敘利亞是俄羅斯在本地區的唯一盟國,中國在這一地區並沒有像巴基斯坦那樣的盟國,中國更看重的還是中東豐富的石油資源與蘇伊士運河這條關鍵航路。就目前來看,中東亂局不僅沒有影響到中國的原油進口,反而因為石油價格暴跌,中國趁機擴大了自己的原油儲備。
其次,中東地區是一個敏感的火藥桶,一旦介入,很難脫身,中國目前的政策重點依舊是發展國內經濟,向中東派兵不僅會加劇地區混亂,還會導致一些不可控的後果。相比較來說,打擊中國西部的宗教極端分子與分裂分子更加符合現實,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有人認為支持敘利亞是為了獲得敘利亞的原油,殊不知,敘利亞並不是一個主要的產油國,而是一個農業國家,中國從中東獲得的石油更多是來自沙特等國,老實說,巴沙爾政權是否存在,對中國的中東能源採購影響並不是很大。
退一步講,即便中國決定出兵中東,也面臨著嚴重的現實問題,首先,中國在中東附近並沒有可以使用的軍事基地,空軍自不必說,即便是轟-6K這樣的中程轟炸機也無法做到從中國本土出發打擊「伊斯蘭國」的能力,在亞丁灣的中國海軍護航編隊,雖然可以臨時擴充並抽調到相關任務區域,但是,目前的中國海軍水面艦艇缺少對地打擊能力,052D數量有限,雖然裝備有對地攻擊巡航飛彈,但是效費比不高,尤其是打擊強度低,至於派出陸軍,也就是正在組建的8000人維和部隊,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人員傷亡,關鍵還是在於在遠離本土的中東,要有效維護這麼大規模的地面力量後勤壓力極大,最關鍵的還是那個老問題,這支地面力量缺少可靠的後勤補給基地。
自中國人民解放軍組建以來,一直沒有在遠離本土的地區參與正式軍事行動,如若出兵中東打擊「伊斯蘭國」,考驗著解放軍的遠程投送與打擊能力。出兵中東,道義上中國有責任,不過從實際利益上看,筆者認為有些得不償失。解決「伊斯蘭國」,筆者認為關鍵並不在於軍事打擊,而是文明的衝突,現代文明與極端宗教思想的衝突,即便能夠通過軍事打擊消滅「伊斯蘭國」,只要土壤依舊存在,依然會滋生出另一個「伊斯蘭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4323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