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美國以防吃虧,蘇27死扛F15,就是不服你又能怎樣!

從戰鬥機一出現,很多人,甚至包括大部分的飛機設計師都認為,速度對於戰鬥機來說特別重要,所以戰鬥機就飛的越快,飛的越高,還有一些設計師甚至認為近距離格鬥會被淘汰掉,所以一架飛機的優秀與否就在於它能帶多少對空飛彈,因為他們感覺已經沒有近距離格鬥的必要了。

可是在越南戰場上,美國的F-4卻被相對落後的蘇聯米-21打敗了,這讓美國開始反思自己的技術,於是加強了近距離格鬥,研發出了F-15,格鬥,空戰兩不耽誤的機型。蘇聯一看這樣自己也得抓緊研究自己的新機型了,不然要吃虧,於是就研究出了蘇-27。

這款蘇-27可以說是完全針對F-15研究的,它的設計思想比較單純,而且它的側重點和任務在防空和巡邏上。因為針對性很強,而且就算數據上不超過F-15,起碼也要達到F-15的標準,蘇聯同時把蘇-27和米格-29研發出來,很讓人有一種F-15那樣高低搭配的感覺,但是蘇-27不同於F-15的一點就是它是完全獨立的一款戰鬥機。

首先要看蘇聯的戰鬥方式,蘇聯最出色的並不是空戰,與其說蘇聯的空軍強大,不如說蘇聯的地面部隊輔助下的空軍強大,又或者可以說空軍是輔助地面部隊的,戰鬥機必須靠地面指揮作戰。蘇-27在蘇聯空軍的意義,除了根本上的壓制F-15以外,它的載彈量也是個優勢,而且航程也足夠遠,可以說是一款相當優秀的戰鬥機。

蘇-27雖然是一架大型的戰鬥機,戰鬥力不用說肯定強大,但是它的機動性和敏捷性,可以和小型戰鬥機媲美。中國就是看到了蘇-27的種種優點,才引進的蘇-27,其實引進蘇-27的意義遠遠不至於單純的使用它去戰鬥這麼簡單。

當初米格-29和蘇-27都在中國的備選名單里,但是米格-29是完全比不上蘇-27的,有更好的幹嘛要次一些的呢,雖然米格-29在中國空軍里也算是很好的了,但是蘇-27的引進,可以給中國自己研發新戰機提供一個很好的樣本,畢竟自己研發才是硬道理,有了樣本,有了生產線,才能有了最重要的價值。當然蘇聯也不害怕把蘇-27出售給中國有什麼影響,畢竟更先進的蘇-30已經研發了出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395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