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7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型准航母「加賀」號在橫濱船廠正式下水。日本造艦更新換代速度堪稱神速,從 22DDH首艦183號出雲艦開始,短短几年時間內日本海自就擁有了讓外界一致驚呼的4艘大型准航母。而日本政府拒絕承認這是航母,只是稱他們為直升機護衛艦。
2015年8月27日下午14時,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型准航母DDH-184艦在橫濱船廠正式下水。它是出雲級第二艘。該艦被命名為「加賀」號。預計2017年就能服役。
圖為日本出雲級航母首艦「出雲號」,於2015年3月正式服役日本自衛隊海軍。
關於性能:筆者實在不願意將「出雲」號和「加賀」號稱作準航母,因為它們赤裸裸的就是航母。「出雲」號標準排水量為1.95萬噸,全長248米,寬38米,遠超已經退役的英國皇家海軍「無敵級」航母和義大利航母「加里波第"號。建造費約為1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5億元)。該艦可搭載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最多可搭載14架直升機,可同時起降5架直升機。「出雲」號配備了3部密集陣武器系統和2部拉姆飛彈發射裝置,還可對其他戰艦進行燃料補給。作為升級版的「加賀」號,在性能和配置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關於名字:」出雲號「和」加賀號「的同名艦都是舊日本帝國的兩艘航空母艦的艦名,並且曾經參與過侵華戰爭,其中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加賀」號就一直活動在中國海域。「加賀」號堪稱是侵華海軍的主力。但是在今天,日本卻把自己的兩艘新航母的名字(自稱0)冠以侵華日軍航母的艦名,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還有一個消息值得注意,首艦「出雲號」第一次下水時間是日本廣島遭受美軍原子彈轟炸68周年紀念日。
另外,「出雲」號和「加賀」號,將分別部署在神奈川縣的橫須賀基地和長崎縣的佐世保基地。據外媒報道,採用直通甲板設計的「出雲」號,能夠充當反潛艦隊的旗艦;作為陸上自衛隊兵力投送平台使用時,最多可搭載50輛重型軍用車輛。同樣,「出雲」號裝備更大的美製「魚鷹」運輸機也不成問題,還具備在海上維修直升機和為其他艦艇加油的能力,可作為「海上基地」使用。前後甲板貫通,可以起降艦載戰鬥機,屬於一艘標準的輕型航母。
圖為日本「日向」號准航母
除了「加賀」號和「出雲」號兩艘外,日本現擁有「日向」號和「伊勢」號兩艘排水量為1.35萬噸的「護衛艦」。其實,「日向」號,艦長197米,寬33米,標準排水量13500噸,滿載排水量1.8萬噸。它們甚至比一些國家的小型航母還要大。也就是說,它們符合航母的標準。分析指出,「加賀」號服役後,加上之前日本海上自衛隊配備的兩艘「日向」級「護衛艦」,日本實際上已經服役3艘「准航母」,並且第四艘將於年服役。若搭載F-35戰機,它們將成真航母。而日本也在加緊將美國F-35戰機部署到其准航母上。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將在2020年獲得第一批F35戰機。並且日本航空自衛隊或將F-35戰機採購量從原定的42架增加到100架。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