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想知道過去20年來中國大陸空軍取得了多大的進步嗎?美國現在要保護台灣需要的飛機可能是1996年時的15倍。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1月18日報道,這是蘭德公司對中國空軍力量的趨勢分析得出的估計。研究人員分析了兩種情況——中國大陸"入侵"台灣和中美在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本網注,下同)開戰,具體的年份分別是1996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
資料圖:美國空軍F-15戰機編隊。
利用數學空戰模型,他們計算了美國需要多少空中聯隊——每個聯隊包括72架飛機——來獲得對台灣地區和斯普拉特利群島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制空權。
他們還研究了消耗戰的情況,估計美國需要多少空中編隊在7天和21天內摧毀50%的中國大陸飛機,21天大概是迫使大陸停止「入侵」的時間。
資料圖:美國空軍F-22戰機編隊。
報道稱,結果令人大吃一驚。1996年,中國大陸不堪一擊,美國只需要2.1個空中聯隊就可以在台灣獲得空中優勢。到2003年,這個數量激增到10.6個空中聯隊,到2010年,增加到19.6個。到2017年,美國將需要29.9個空中聯隊,這相當於2000架飛機。
僅僅是消耗大陸的飛機,不一定阻止它們襲擊目標,要容易但仍然是艱巨的任務。1996年只用0.8個空中聯隊就可以摧毀中國大陸襲擊台灣的50%的空軍力量,到2017年需要7個空中聯隊才能做到這一點,提高了9倍。
報道稱,斯普拉特利群島更容易保衛,因為它們距離中國更遠。美國只需要10.1個聯隊就可以維持在這些島嶼上空的空中優勢,雖然1996年0.5個聯隊就足以完成任務。
這項研究稱:「歷史上,人民解放軍空軍並未對鄰國構成太大威脅。然而,20年來,中國迅速實現了其空軍的現代化。1996年中國剛剛收到第一批24架第四代戰鬥機,現在中國有700多架。在此期間,美國增加了第五代戰鬥機,而且飛機仍然既比中國的飛機先進,又比中國的飛機大。」
中國有700多架第四代戰鬥機
蘭德研究人員埃里希·赫金博瑟姆強調,不應當完全按照字面去理解這些數字。這項研究基於一項全面的空戰分析,而且這些數據都來自公開來源。
這份研究旨在揭示一種趨勢,並探索美國和中國的空軍力量變化帶來的影響。赫金博瑟姆告訴《國家利益》周刊:「雙方的力量都得到了提高。帶來更大影響的是引入200或者300架第五代戰鬥機,或者用第四代戰鬥機取代800架第二代戰鬥機。」
殲20戰鬥機試飛照
報道稱,這項研究沒有支持所有人已經知道的事情——美國沒法再像20世紀50年代或者80年代時那樣不費吹灰之力地在台灣取得空中優勢。如果對於華盛頓來說有一個亮點的話,那就是斯普拉特利群島。儘管取得制空權將會非常困難,但在這些群島上空消耗中國大陸的空軍力量將是切實可行的。

報道稱,美國的決策者應當從蘭德公司的這項研究中獲得什麼?赫金博瑟姆說:「中國大陸在相對軍事能力方面取得了快速進步。它現在在衝突一開始可以挑戰美國的制空權和制海權,並在這一過程中給美軍帶來巨大損失。在兩岸的衝突中,美國可能需要付出一定代價才能獲得制空權,儘管在斯普拉特利群島獲得空中優勢要容易得多。」
現在有不少人對美國空軍和中國空軍的現狀不是太了解,所以出現兩個極端:要麼極端輕視美軍空中力量,認為沒什麼了不起,我們有殲20就行了;要麼把美軍空中力量看的無所不能,中國毫無機會。兩種極端觀念都是錯誤的,事實上只有大致了解兩支空軍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趨勢,才能得出一個相對冷靜客觀的看法。
這個帖子只是大致陳列雙方空軍的力量對比,數據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大致不會錯,這裡只討論空軍,海軍、飛彈部隊等不列入考慮以簡單化這個話題。
另外涉及到中國空軍的,不要鑽牛角尖,不要有」中國軍事力量都是保密的,很多秘密武器你看不到「諸如此類的傻話,要是人人都這麼想,就什麼都用不著討論了。
還有,諸如空天戰鬥機,微波炸彈,雷射大炮,星球大戰之類的」黑科技「就不討論了,這種幾十年內沒譜的東西只適合出現在科幻小說里。
首先開宗明義:美國空軍是,而且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依然是這個星球上最為強大的空中力量,而中國空軍,則是近年來進步最為神速的一支空軍,但是由於各種歷史和現實原因,中國空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具備美國空軍那樣的規模和質量,其差距是全方位而且巨大的,但是未來20年內我們的主要目標是第一島鏈而不是全球,所以我們面對美國空軍又擁有一定主場優勢,所以也不用過分悲觀。
首先看戰鬥機:戰鬥機是空軍的靈魂核心裝備,也是軍迷最為經常進行對比的機種,就首先比較這個;
1、看數量:數量可能略有出入,但用來說明情況沒有問題
中國空軍目前共有14個殲擊機航空師以及十餘個殲擊機航空旅,共大約50多個殲擊機團,主力作戰機型有:
四代機:無,殲20尚在試飛,正式定型裝備部隊還要至少2~3年(可能空軍會在14年先試用若干架,但實際不具備作戰能力)
三代機:殲10A/S,目前裝備7個殲擊機航空兵團以及試訓中心、81表演大隊,共計約230架,殲10B計劃在今年年中開始批產裝備部隊,但目前首批次殲10B還未完成總裝; 蘇27SK/UBK,共引進76架,歷年事故損失若干架,目前剩餘約70架,而且大部分接近退役年限;蘇30MKK,空軍共引進76架,事故損失3架,目前在役73架;沈飛組裝的殲11共計95架,自產殲11B/BS共計約120架左右;飛豹A在中國空軍中屬於三代機標準,目前裝備空軍約6個團100多架。
二代機:殲7B/C/D/H/E/G及殲教7等各型號在役近1000架,殲8B/E/D/H/F/FR等各型號在役約200餘架,近些年這些二代機將大量淘汰,造成巨大的裝備缺口。
從上面可以看出,中國空軍目前擁有三代機(含飛豹A這種二代半)共計約700架不到,其中重型機約350架;二代機群數量極為龐大,超過千架規模,數量遠大於先進三代機數量,這些二代機除了一百來架可超視距作戰的殲8DH/DF/H/F之外,其餘千餘架二代機完全無法在現代空戰中發揮作用;而90年代引進的蘇27SK/UBK在未來數年內將開始大量退役,而殲11B將在殲16投產之後停產,殲10A也將在今年停產轉產殲10B,二代機群將在未來5年內集中退役,造成巨大裝備缺口,中國空軍事實上面臨極為嚴峻的形勢,缺飛機,極其缺飛機。真的要打起來,有限的戰機可能很快會消耗掉,而靠國內產能根本無法彌補。

我們再看美國空軍:美國空軍目前擁有約20個戰鬥機聯隊(聯隊大致相當於中國空軍的航空兵師),擁有戰機:
四代機:F22A共179架,F35A已有至少十餘架進入空軍服役,但由於2017年之前不具備實際作戰能力,所以忽略不計
三代機:F15C/D約280架,F15E打擊鷹多用途戰機220架,F16/D各型約1000餘架
二代機:無
從上面可以看出,美國空軍已經全面實現三代化,擁有重型三代機近500架,重型四代機180架,數量是中國空軍的2倍,而四代機則是壓倒性優勢,美國空軍還擁有1000餘架F16C/D機群,雖然F16C/D在美國空軍中主要執行對地任務,但是其空戰能力依然略強於殲10A。
換而言之,美國空軍先進戰機的數量,是中國空軍的2.5倍!
2、看質量:空軍是一個高度技術密集型的軍種,主要有賴於技術的進步和人員對裝備的訓練掌握程度
前面已經說過,美國空軍的先進戰機數量是中國空軍的2.5倍,而中國空軍還擁有過千架完全過時的二代機,在質量方面的差距,要比數量的差距更為嚴重。
美國空軍主要裝備的F15C/D和F16C/D戰機,性能全面均衡,電子戰能力強,配套武器豐富,歷經數次大規模局部戰爭考驗,取得了輝煌戰績,F16系列更是生產超過4500架,裝備近2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三代機時代絕無僅有的「國際戰鬥機」,而F15戰鬥機則是第三代重型戰鬥機的典型代表,在歷次戰爭中取得了驕人戰果。F22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役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擁有對三代機的代差優勢。
而中國空軍目前主要裝備的三代機中,蘇27SK/UBK和殲11大致相當於美製F15A/B的水平,屬於美國上世紀70年代的技術水準,而從1982年開始,美國空軍就已經開始淘汰F15A/B,升級至F15C/D了。沈飛自行改進生產的殲11B/BS,在航電、雷達和配套武器方面有巨大進步,部分水平接近F15C/D,但受制於發動機、材料等領域的落後水平,整體作戰能力明顯不如F15C/D,在去年進行的空軍鼎新合練中,殲11B甚至不敵蘇27SK。

而殲10是中國自行研發的一款鴨式布局中型單發戰鬥機,相當於上世紀90年代初水平,其雷達航電較為先進,敏捷性和機動性優異,曾經多次以大比分橫掃蘇27SK機隊,其空戰能力大致相當於F16C/D,互有優劣,但是在執行任務的多樣性方面,殲10則遠遠不如F16C/D。
蘇30MKK是一款由俄羅斯人設計的,以蘇27SK為基礎加強的重型雙發多用途戰鬥機,其主要改進是增強結構,翼根增加兩個2000KG級重掛點,並改進雷達航電,使之擁有發射R77主動中距空空飛彈的能力,其綜合空戰能力較早期蘇27SK有很大進步,但是由於其空重和阻力較蘇27SK有大幅度增加,所以其飛行性能較前者下降約7%。在中國空軍對早期蘇27SK進行中期改進使之也擁有R77發射能力之後,蘇30MKK在空中上的優勢,已經不明顯了。
應當說,除掉四代機不去考慮,中國空軍主力三代機型的技術水平,大致能夠接近美製現役F15C/D,F16C/D機群,不存在明顯的技術差距,在體系完整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放手一搏的。
但是也要看到,中國空軍還有大量的二代機,殲7機群除了少量殲7C/D/G之外,全部沒有裝備機載雷達,完全依賴地面指揮作戰,雖然殲7E/G在機動性上較以往有40%幅度的加強,但是依然和三代機有代差,而且沒有中距空戰能力,在現代空戰中屬於瞎子、殘疾,幾乎無法擔負正面作戰任務,只能在次要方向執行國土巡邏任務。而殲8機群,目前殲8H,殲8F以及殲8DH/DF擁有中距空戰能力,但其平台性能較三代機也有代差,也無法擔負正面對抗任務。總而言之,面對美國空軍,數量過千的二代機群,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更要看的是,美國空軍已經計劃從2014年開始,對全部1000餘架F16C/D,約170架F15C/D,和全部220架F15E機群進行中期延壽改進,改進後的F16/15機群將裝備AESA機載火控雷達、全新的航空電子設備及電子對抗設備,其戰鬥力又將有一個大幅度跨越,中國現役戰機與美軍現役戰機之間的技術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美國空軍已經在2005年正式裝備第四代隱身戰鬥機,雖然F22在造價、維護和可靠性等方面飽受質疑,但是沒有人能夠否認F22革命性的性能進步,在現代空戰中,F22將承擔預警機殺手的角色,獵殺對方預警機、電子戰飛行等關鍵平台,打破體系平衡,這對任何一個沒有四代機的空軍而言都是巨大的現實壓力。而中國空軍還沒有任何四代機在役,殲20有望在2~3年內開始進入空軍服役,但是首批次服役的殲20,在技術狀態上並不完備,雖然這足以取得對周邊三代和三代半戰機的壓倒性優勢,但是相比F22,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上面已經從質量和數量兩個方面對中美兩國空軍做了大致比較,大家心裡相信已經有了一個大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3717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