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處於歷史低谷,將在2040年恢復,中國正處於追趕黃金時期

在進入冷戰時代以後,美蘇兩國都在不惜經濟代價的發展軍事力量;無論是裝備水平,還是編制規模,都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蘇聯解體以後,巨大的軍事壓力瞬間消失,原計劃中F22要製造至少750架以上,而後來不僅研製進度大大放慢,數量也只製造了187架就連生產線都拆掉封存了

B2轟炸機的數量也從132架以上削減到如今的僅有20架。 B2其實在剛研製成功時,是在成本控制方面相當不錯的型號,但生產數量的大幅削減和採購上的拖延,使它最終的單價極為高昂

F14退役以後,新一代的替換計劃直接胎死腹中。原本作為攻擊機使用、主要負責幹對地丟炸彈的雜活累活的F18,在放大改進以後成了海軍的頂樑柱。雖然由於技術的進步,F18家族在可靠性、電子設備水平、武器先進程度上都是F14不能比的,但由於航程和載荷能力上的嚴重缺陷,美國海軍航空兵的遠程防空和打擊能力幾乎完全喪失

美國之所以敢做這種看起來是自毀長城的事情,根源在於對俄羅斯軍事力量發展的判斷——它將長期處於停滯和極為緩慢的發展狀態。比如作為俄空軍力量投放關鍵手段的安-124戰略運輸機,負責飛機機體、發動機研製的集團都在烏克蘭;可見未來內俄羅斯都造不出這個級別的運輸機了

圖:飛赴敘利亞的蘇30SM,掛載R73與R27導彈。與北約直接對峙的製空戰鬥機都沒有能掛上較為先進的R77導彈,俄羅斯家底確實是不行了。

真正讓美國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在21世紀以後的軍事力量高速崛起。蘇30MKK多用途戰機/R77主動中距導彈的引入、殲10的批量生產和霹靂12的定型,使中國開始大量獲得能與美國三代機展開同等水平對抗的資格。而以空警2000預警機為代表,中國投入了極大的力量,重新打造了整個軍隊的信息蒐集、指揮、通信體系。

讓美國真正警惕起來的,莫過於近年來中國的航母體係發展。

單純從技術上看,中國有能力在10到20年內發展出3個甚至更多的航母編隊群;並且艦載機群的骨幹核心,都是殲20這樣同時具備遠程、隱身、高速、內置攜帶具備重型製導炸彈和遠程導彈的機型,能對現階段技術水平的美國航母和海外基地的防禦體系進行致命的穿透攻擊。

針對中國的崛起​​,美國海空軍都開始發展新一代的戰略打擊力量,重新拉開正在被中國不斷追趕縮小的差距。比如美國空軍的F - X計劃,海軍的F/A-XX計劃,都是特別強調大航程、超音速巡航、能夠內置重型彈藥,以及電子戰能力的型號

大型的複雜高技術武器系統,它要完成研製、測試和批量服役並形成戰鬥力,都是一個需要花上很多時間的過程。按照正常的進度來說,美軍的這些新項目真正轉換成戰略打擊能力,基本上都要到到接近2040年左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285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