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三論之:伊斯蘭國不會被快速消滅

巴黎恐怖襲擊悲劇之後,法國怒了!

奧朗德為此甚至取消了一天之后土耳其的G20峰會。然後,法國派出了唯一的一艘航母戴高樂號,從地中海駛向中東。接著,法軍派出12架戰​​機,在敘利亞投下20枚航空炸彈,炸掉了伊斯蘭國的兩個指揮所。其中,有10架殲擊轟炸機,平均每架戰機投彈兩枚。

巴黎恐怖襲擊事件被輿論比作歐洲的9·11,不少痛恨恐怖主義,或者性子著急已經有些不耐煩的朋友,都希望這能激起世界大國的同仇敵愾,一鼓作氣把伊斯蘭國滅掉,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伊斯蘭國的武裝力量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有什麼戰鬥力?幾個大國聯手豈不是小菜一碟?

但是,這次要給大家潑盆冷水。如果,真的這麼想,只能說明「圖樣圖森破」。那些地緣政治玩家們可能並不是這麼想,更殘酷的事實和真相或許是,在中東地緣政治大棋局中,伊斯蘭國祇有繼續存在下去,才真正符合有關各方的最大利益。

那麼,我們要問,現在,都是誰在打擊伊斯蘭國,他們是真的在打伊斯蘭國嗎?

大國並不想真打伊斯蘭國先說大國。

首先,美國一直在堅持空襲伊斯蘭國,而且僅僅是空襲,就是不派地面部隊。美國論軍事實力以及情報蒐集能力,是最強的,但是,經歷過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並不想在繼續在中東身陷另一場戰爭。時不時空襲一下伊斯蘭國,就是做一個反恐的政治表態,表示沒有失去道義立場。

美國面對的問題是,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反對巴沙爾,卻沒有想到放出了伊斯蘭國這個魔鬼。而且,早期ISIS也是接受過美援的。美國在伊斯蘭國問題上,固然騎虎難下,但是,也不想深陷其中。美國並不想真打。

然後,是俄羅斯。最近,俄羅斯的戰機和導彈攻勢以及宣傳攻勢,都很猛烈,但是,俄羅斯也僅僅是空襲,並沒有派地面作戰部隊。

俄羅斯空襲的目標主要是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目標。這表明,俄羅斯以反恐介入中東地緣政治博弈,其更感興趣的是敘利亞的現政權。

俄羅斯在吞併克里米亞時,派出了地面作戰部隊,那是真打的架勢。現在,俄羅斯是否真打伊斯蘭國,請大家自行判斷。

現在,就是法國了。巴黎恐襲之後,奧朗德一怒,兩個IS指揮所灰飛煙滅,是不是很解氣?但是,解氣之後,法國迄今的表現,令人感覺非常克制,除了派航母,加強國內戒備之外,似乎看不出有任何出兵中東的意圖。

這次法國會真打嗎?伊拉克是美國的地盤,敘利亞是俄羅斯的地盤,法國要真打伊斯蘭國,從哪裡下手,會不會得罪俄羅斯和美國?

在打擊伊斯蘭國的問題上,大國選擇空襲,是以廉價的方式顯示其在中東的政治存在。這無疑代價最小而收益最大。但是,如果只是空襲,而不派地面部隊,恐怕就不會給伊斯蘭國帶來致命性的打擊。

巴沙爾政府靠伊斯蘭國續命

除了大國,現在正和伊斯蘭國打的不可開交,並且以地面部隊進行作戰的,不能不提巴沙爾政府和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

但是,他們目前的目標是要徹底根除伊斯蘭國嗎?恐怕未必。

首先,在2011年敘利亞陷入混亂以來,巴沙爾政府就面臨著政權要被推翻的問題。顯然,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支持反政府武裝,而反對巴沙爾政府。

巴沙爾政府現在實際上同時面對著兩個敵人,一個是反政府武裝,一個就是伊斯蘭國。巴沙爾政府要是全力去打伊斯蘭國,勢必兩敗俱傷,反政府武裝坐收漁利,而收割最後的敘利亞政權。

所以,巴沙爾政府不可能對伊斯蘭國全力出擊。相反,伊斯蘭國做大,反而,越顯示了目前敘利亞世俗政權的不可或缺。事實上,隨著去年伊斯蘭國的崛起,巴沙爾政府逐漸渡過了下台危機。後來,更是得到了俄羅斯的力挺。

敘利亞生靈塗炭,但是,就目前的格局來說,巴沙爾政府確實也在伊斯蘭國身上獲得了現實的政治利益。巴沙爾政府儘管和伊斯蘭國是敵對關係,但是,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若是,沒有了伊斯蘭國這個狩獵目標,各大國還需要巴沙爾政府做什麼呢?那時或許就是討論巴沙爾政府下台的問題了。所以,在缺乏政治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巴沙爾政府消滅伊斯蘭國實際上也就等於自掘墳墓。

伊朗借伊斯蘭國繼續介入伊拉克

在地緣政治複雜的中東,伊斯蘭國這個題材創造了「一魚多吃」的奇蹟。

自從伊斯蘭國崛起之後,伊朗是表現最積極的地區大國。在伊斯蘭國做大之後,伊朗方面就號召什葉派兄弟保衛「聖城」。此後,伊朗更是派出了伊朗革命衛隊下屬精英部隊「聖城軍」的部分精銳力量進入伊拉克,支持什葉派民兵抗擊伊斯蘭國。

今年春天媒體就報導,「聖城軍」指揮官卡西姆·蘇萊馬尼出現在鄰國伊拉克。一名伊朗軍方將領9月說,蘇萊馬尼當時身處伊拉克,在打擊「伊斯蘭國」行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伊朗顯然不希望伊拉克變成非什葉派主導的親伊朗國家。這是其在幕後支持抵抗伊斯蘭國的利益動機。

但是,另外一個問題則是,伊朗希望不希望,伊斯蘭國被快速消滅?

顯然,藉由伊斯蘭國,伊朗不但可以繼續影響鄰國,而且,也在反恐議題上,也和美國找到了共同語言。

今年,伊核問題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但是,美國和伊朗的關係仍然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而且,伊核問題解決之後,一些制裁相應取消,伊朗將在經濟上獲得喘息之機,其成為中東地緣政治大國的野心,會繼續膨脹。而這也將觸及美國極其中東盟友的利益。

所以,在伊斯蘭國出現之後,伊朗很想在反恐問題上和美國談談,但是,美國對伊朗的態度一直比較冷淡。

然而,未來誰也不好說。只要伊斯蘭國繼續存在,其製造的罪惡越來越多,伊朗或許也將不難在美國那邊實現其戰略目標。

所以,伊朗對待伊斯蘭國的問題,恐怕也將有一定的戰略曖昧。對其來說,能夠控制住伊斯蘭國的擴張趨勢,或許,也是一種現實選擇。

沙特正在用力打葉門胡塞武裝

伊斯蘭國鬧得再兇,似乎都難以引起沙特的注意。

今年春天以來,沙特似乎並不在意北方的伊斯蘭國越鬧越大,反而,把南方的葉門胡塞叛亂武裝視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後快。

胡塞武裝為何會成為沙特的眼中釘、肉中刺,主要是因為,其背後站著伊朗。沙特針對伊朗的措辭一直很有意思,總是拿出波斯不要干涉阿拉伯事務的傳統說事。伊朗是波斯,而葉門和伊拉克的內亂都是阿拉伯事務。

但是,由於伊斯蘭國不得人心,所以,沙特也不好直接反對伊朗在伊拉克​​乾涉阿拉伯事務,而胡塞武裝就不一樣了。

所以,今年春天,在胡塞武裝佔領葉門首都之後,沙特聯合多個阿拉伯國家對胡塞武裝進行轟炸,還在沙特和葉門邊境屯兵20萬,隨時準備直接出擊。後來,據報導,沙特地面部隊還是進入葉門了。但是,現在,沙特和胡塞武裝又陷入了戰略僵持。

眾所周知,沙特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沙特在反恐議題上不積極,其他國家可想而知了。事實上,從媒體報導來看,來自沙特、科威特等遜尼派國家富豪的捐贈資金,一直都是伊斯蘭國的重要來源。

伊斯蘭國製造了一個絕佳的議題

在中東這個地緣政治的舞台上,太多的政治玩家慾火中取栗。伊斯蘭國製造了一個絕佳的議題,給大家一個可以表演,可以插足中東的藉口。

恐怖主義是全人類的敵人,但是,地緣政治角力遵循的則是冰冷的現實主義法則,需要每一方做出利益權衡。

在地緣政治版圖中,最缺的不是權力的真空,而是話題的真空,伊斯蘭國這樣一個熱門話題,恐怕很難輕易成為過去時。

伊斯蘭國所控製版圖並不太大,軍隊也不過兩三萬人,滅之,並不難。難的是,各方最終形成博弈均衡。如果,巴沙爾政權得到保障,伊朗和美國有新的改善,或許,伊斯蘭國的末日才會真正來到。

沸騰君無意為地緣政治玩家們辯護,我們只是希望,這套權力遊戲早日結束。但說實話,我們對未來中東政治博弈均衡,保持悲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2574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