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人為背巴黎恐襲黑鍋憤怒因內戰苦不堪言

俄羅斯媒體鏡頭下的敘政府軍

近日,俄羅斯衛星網對位於敘利亞中部哈馬市近郊的哈馬空軍基地進行了報導。武裝分子多次試圖佔領這座基地,時不時地向基地內開槍射擊。目前, 敘利亞共有15座軍用機場和空軍基地,其中五座在武裝分子的控制之下。

巴黎發生恐怖襲擊,媒體曝光的細節中,有兩點格外引人注意:兇手行兇時高喊「為了敘利亞」;抓獲的犯罪嫌疑人中有人持敘利亞護照。這起恐怖襲擊將敘利亞再次推到風口浪尖。敘外交部14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巴黎恐怖襲擊事件,並對遇難者家屬表示哀悼。敘總統巴沙爾就此事發表講話說,敘人民5年來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深受恐怖主義之害。他發出呼籲,恐怖主義沒有國界,國際社會應該形成反恐合力,改變錯誤、短視的政策,聯合打擊恐怖主義。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敘利亞民眾則表示,這起恐怖襲擊事件讓整個敘利亞「背了黑鍋」,讓他們感到「羞恥又憤怒」。

巴沙爾14日在首都大馬士革會見法國議員和記者聯合代表團時還強調,巴黎恐怖襲擊事件不能跟前兩天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的自殺式襲擊、幾年來敘利亞發生的情況割裂開,「世界上的恐怖主義是一體的,恐怖組織不會分國界」。黎巴嫩貝魯特郊區12日發生兩起自殺式炸彈襲擊,至少37人喪生,約200人受傷。 「伊斯蘭國」(IS)宣稱對此事負責。

巴沙爾說,敘利亞一直願意同各方加強反恐合作,如果法國政府有意反恐,應當先與敘利亞建立政治互信,展開軍事層面的交流。 「可惜的是,法國政府至今未能展現誠意」。

敘利亞內戰已經5年,不少人因飽受戰火摧殘選擇背井離鄉。在湧入歐洲的大批難民中,一些人確實來自敘利亞。然而,13日恐怖分子在巴黎行兇時,高喊「為了敘利亞」,讓這個國家成為焦點。不少敘利亞當地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次事件讓他們感到既羞恥又憤怒,「內戰爆發,IS的人​​乘虛而入,我們已經苦不堪言。巴黎的事情不僅把我們的退路斷了,還讓敘利亞莫名其妙背了黑鍋。」

打擊IS的囂張氣焰已經迫在眉睫。有分析認為,「巴黎恐怖襲擊事件是有經驗的謀劃,是威脅維也納談判、試圖影響歐洲立場的動作」。第二次敘利亞問題外長會議14日在維也納召開。各方就敘政治進程路線圖達成共識,敘政府和反對派應在6個月內通過談判組建過渡政府,18個月內舉行大選。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中東中心高級研究員亞齊德·賽格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在國際層面,伊朗首次參與敘利亞問題的多方討論,這為政治解決提供了新思路。此外,俄羅斯、美國、沙特和伊朗對敘交戰方影響顯著,相互之間更應加強對話。

敘利亞《革命報》15日分析說,打擊恐怖主義,僅靠譴責於事無補,應從源頭出發,切斷極端組織賴以生存的供給。有關國家應立即停止對其的資助與支持。沙特《生活報》稱,不要以為我們距離恐怖主義還很遠。巴黎的恐怖襲擊事件再次給世界各國敲響警鐘,是時候拉開一場全球性反恐戰爭的大幕了,聯合國安理會應當發揮引領性的作用。

敘利亞大馬士革大學國際關係問題教授巴薩姆告訴記者,敘利亞危機之初,法國等西方國家一直堅定地要推翻敘現政權,資助所謂的「武裝反對派」,隨後引發的安全真空給極端組織發展坐大提供了便利。今年初《查理周刊》雜誌社發生恐怖襲擊後,法國再次為其錯誤的對敘政策埋單。

巴薩姆說,恐怖主義近期在多地蔓延,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國際社會反恐理應形成合力。除提高警戒,法國等西方國家更應擯棄中東政策的「雙重標準」,與敘利亞、伊拉克等「反恐前線」建立情報交流與合作機制。恐怖襲擊事件或將促使法國修正其對敘政策。

不過,在戰場上,交戰方之間仍保持著此消彼長式的「動態平衡」。 11月以來,敘政府軍在北部阿勒頗省南部和東部地區取得部分進展,收復了克韋里斯空軍基地及許多村鎮,從而通過火力控制了阿勒頗-大馬士革高速公路。但「戰爭研究所」網站報導說,IS正在從北部的拉卡省調集軍備,意欲重奪這片地區。機場最高軍事指揮官蒙齊爾少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政府軍的打擊對象包括IS、「陣線」「開拓軍」等多股極端勢力。由於機場所處的阿勒頗東部地區北接土耳其,東臨IS大本營拉卡市,極端勢力源源不斷,給政府軍的反擊行動造成困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253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