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日本正在研製中的XASM-3新型空對艦飛彈
【亮視點軍情觀察第45期】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日本防衛省正在研究將於2016年進行新型空對艦飛彈「XASM-3」的實彈發射試驗,還計劃把退役的海上自衛隊白根號護衛艦作為靶艦,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和三菱重工業公司從2010年度起開始研發「XASM-3」,總耗資超過300億日元,預計明年完成研發,自從中國遼寧號航母服役之後,日本海上自衛隊開始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除了準備採購美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外,還在獨立研製打擊海上目標的新型作戰武器,這款最新研製的XASM-3反艦飛彈,未來計劃裝備於航空自衛隊的F-2戰鬥機,由於XASM-3反艦飛彈採用的是超音速原理,因此很難被對方攔截,有媒體猜測稱,這款飛彈可能是為了應對正在大力建造國產航母的中國海軍。
為什麼日本對中國發展航母作戰力量膽顫心驚呢?這與日本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日本四面環海,其他國家對日本的侵略應當是以飛機和飛彈攻擊開始的。此後,對方的艦船會攻擊日方的艦船和領土,繼而就是大規模地面部隊搭乘登陸艦艇編隊登陸。所以,自建立之日起,航空自衛隊就十分重視戰鬥機的反艦能力,以及部署在岸上的反艦飛彈力量建設。可是,隨著中國開始部署航母,原本只可能在日本西部才能對其構成威脅的空中力量,現在則可以幾乎在任何地方發動對日本本土的打擊,這讓日本的防禦開始變得困難起來。如果中國按計劃在2020年前服役三艘航母的話,那麼,現有的日本海軍將無法有效應對,特別是當今日本並沒有有效的反航母武器,這使「XASM-3」計劃變得空前突出起來。
圖為日本F2戰機裝備的ASM-2反艦飛彈
實際上,日本早在十年前就開始研發一種可取代ASM-2反艦飛彈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只是因為日本保密較為嚴格,外界掌握情報較少而已。大約在2006年,日本的一本軍事刊物刊發了一張照片,一架F-2戰鬥機攜帶著兩枚從未見過的反艦飛彈,尖銳的頭部和彈體上的衝壓發動機明確地告訴人們它是一種超聲速飛彈,而且體積比ASM-2大很多,顯然證明這種飛彈作戰能力更強,可打擊更大的海上目標。可能為了隱身需要或者是布置控制系統,該飛彈的外形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圓形,而是呈現一定的扁圓形,最主要的是在其下方腹部左右各45°,分布有各一具衝壓發動機,為其提供作超音速飛行的動力。另外,該彈的可動尾翼並非布置在彈體上,而是設計在衝壓發動機後部,這樣可以顯著減小飛彈主體的直徑。而在尾翼布置上,也別出心裁,每具衝壓發動機機體尾部各有兩個彈翼,呈垂直發布,這樣兩個發動機共有四組彈翼,因為並非對稱布置,預計其空氣動力矩效果會更好。
據資料稱該飛彈將採用主動相控陣雷達+紅外成像復合制導模式以及先進的圖像處理技術,可以使得該彈具有在遠距離上截獲並鎖定目標的能力。再加上兩台衝壓發動機提供的動力,可使「XASM-3」的速度達到理論上的5倍音速甚至更高。這樣高的飛行速度,是不可能有實現更加複雜的飛行軌跡的,因此,可以判斷該型飛彈的攻擊扇面相對不可能太大。有推測認為,該彈的作戰過程如下:載機攜帶飛彈飛往假想作戰海域上空,並通過己方或者友軍預警機獲取需要打擊的目標的實時動態數據,再把已經解算的目標數據輸入飛彈的主控電腦,此後飛彈進入發射狀態並飛離載機,飛彈主動導引頭開機,也可以被動接收己方預警機通過數據鏈傳來的實時情報數據而不打開主動導引頭,根據接收到的數據控制飛彈進行飛行姿態的修正調整,也可以使用自身攜帶的紅外圖像技術搜尋抓獲目標,直至以高超音速擊中並摧毀目標。
圖為日本正在研製中的XASM-3新型空對艦飛彈
因為ASM-3型飛彈採用高超音速飛行而且本身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因此,它從發射到擊中目標的時間很短,被打擊艦艇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就已經灰飛煙滅了。同時,這樣高的飛行速度,將賦予該彈以較大的射程,因此,有情報分析認為該飛彈的射程會達到350公里以上,再加上F-2B戰鬥機近900公里的作戰半徑,可以使得日本航空自衛隊具備1200公里外執行對海(陸)進行攻擊的能力。而這個打擊距離,不但包含台灣海峽以北,如果從日本沖繩的空軍基地出發,則將會包含幾乎整個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從這裡也可看出日本人的險惡戰略目的。
對於這種飛彈的發展,有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那就是如同日本發展ASM-1和ASM-2空射反艦飛彈一樣,幾乎沒讓美國人插手,這不同於日本人發展其他的武器平台系統那樣需要美國人的技術支援。從中可以看出,在新的戰略形勢下,日本「自主防衛」的意識得到顯著增強,甚至可以說,日本航空自衛隊已經擁有了連其主子美國人都沒有的新型武器。雖然日本人擁有「XASM-3」高超音速反艦飛彈未必就證明他們的反艦能力就比美國人強,但是日本人擁有了連美國人都沒有的新型武器,足以看出日本人在逐步減少對美軍的戰略依賴。
圖為進行編隊訓練的中國遼寧號航母艦隊
但這不可能會讓美國人置之不理,如果「XASM-3」空射反艦飛彈能夠順利通過各種實驗證明其具備強大的作戰能力的話,相信美國或許會改變其單向向日本輸出武器的慣例,首次從日本採購這種飛彈裝備美軍。在這之前,都是日本從美國購進各種武器裝備及其零部件,美國從沒有從日本購買過整套武器裝備,但是卻大量從日本購進其先進的電子設備零部件。因為我們常常聽到日本人變相的自誇:海灣戰爭與其說是美國人打贏的,還不如說是美國憑藉日本人提供的世界一流的電子元器件的打贏的,因為美國人的先進武器里都裝備著日本生產的電腦晶片和各類電子元器件。如果這種先進的空射反艦飛彈真是日本憑藉自己的技術能力發展出來的,那麼,美日的現代武器交易史恐怕就要改寫了!
不過,對於這款飛彈最關注的,應該是它主要針對的中國海軍及其航母,特別是中國發展中的國產航母。日本「XASM-3」高超音速空射反艦飛彈的問世,可以說為現代反艦作戰拉開了新的序幕,尤其對於打擊航母編隊來說。在日本國內軍國主義思潮時不時興風作浪的大背景下,這種高超音速進攻武器的出世自然要引起廣大世人的警惕。面對這種全新的飛彈打擊形式,其實中國早就做了萬全的準備,因為在中國的大型水面戰艦上,裝備了沒有任何國家做到的三層反導防禦網:76毫米速射攔截炮+紅旗-10近距攔截飛彈+AK-1130近防炮,足以對付當今現役反艦飛彈的攻擊。最厲害的是AK-1130近防炮的射速超過一萬發,可有效對付3-5馬赫的反艦飛彈,應該是中國航母對抗敵方超音速反艦飛彈攻擊的剋星,可攔截日本的「XASM-3」和印度的「布拉莫斯」。
根據日本的計劃,預定要在明年進行「XASM-3」空射反艦飛彈的第一次打靶試驗,並在當年度完成研發,隨即在2017年開始裝備日本航空自衛隊。在裝備初期,該彈可能主要供F-2戰機專門使用,這種戰機數量超過100架,如果每架攜帶2枚,則一次起飛一個中隊8架戰機就能發射16枚「XASM-3」,這樣的飽和攻擊即使是目前攔截反導能力最強的「遼寧」艦也難以應付。所以,大力發展艦載防空反導武器系統特別是具備超音速攔截能力的防禦體系,不斷提升艦隊的綜合防空能力,加強海上空中力量的建設應該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海軍建設的重中之重。而日本極力發展世界領先的新型飛彈,努力提升日本自衛隊的實際作戰能力,再加上日本國內極右翼勢力的逐步得勢,都將使得世人對日本未來的軍事走向不得不格外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186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