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四海,中國水下潛艇部隊戰力究竟如何?

隨著「遼寧號」航母不斷形成戰鬥力,新型驅逐艦、護衛艦的不斷下水,中國海軍實力異軍突起。然而似乎還有一樣中國的「殺手鐧」似乎被大家所遺忘——潛艇,這支深海裡的傳奇。最近有新聞爆出中國潛艇追蹤美國航母,並且多次潛出所謂的「島鏈」,這些又令中國潛艇部隊重新回到輿論的焦點。可是中國潛艇最近幾年發展得如何?我們不妨大致解析一下。

首先要看的自然是中國的核潛艇部隊。核潛艇分為兩種,一種是攻擊核潛艇,主要任務是使用魚雷、潛射反艦導彈消滅水下、水上目標;另外一種就是被稱為「鎮國重器」的戰略核潛艇,攜帶潛射洲際導彈,執行核打擊、或二次核反擊任務。最近兩年,我國派往印度洋的基本為093型「商級」攻擊核潛艇。由於核潛艇是高度保密的裝備,只能進行簡單的猜測。一般認為,商級攻擊核潛艇排水量在6000-8000噸之間,最高航速35節左右。採用拉長水滴艇型,而圍殼舵、錐尾、單軸單槳、尾十字舵沿襲了水滴型潛艇的標準布局。總體上說商級攻擊核潛艇大約與美國第三代洛杉磯級核潛艇相當,噪聲水平也差不多。商級攻擊核潛艇的武器主要為魚6型熱動力重型魚雷,該型魚雷可攻擊水下或水面目標,性能大約與美軍現役MK48魚雷相當。總體上看基本上是與世界水平或落後一些。

平心而論,在核潛艇研製上,我國核反應堆技術儲備還是很不足的。儘管當年為了響應毛主席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號召,科研人員歷盡千辛萬苦將漢級核潛艇研製了出來,但漢級核潛艇的動力系統長期存在可靠性問題,很少進行戰備巡邏。直至大約2000年後,後期建造的2、3艘漢級潛艇經過升級改進,才初步具備遠海巡航能力。而商級攻擊核潛艇在2007年初步形成戰鬥力。而商級核潛艇前往印度洋,與海南基地之間一次往返萬余海裡,相信其更大的意義在於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核潛艇部隊也具備了長時間遠海戰鬥巡航能力。

說完了「商級」那就不得不提094型「晉級」戰略核潛艇。一般估計,晉級戰略核潛艇的排水量在10000-12000噸之間,可搭載12枚巨浪2型潛射洲際導彈,若每枚巨浪2攜帶3顆核彈頭,晉級核潛艇一次投擲36枚核彈頭(威力不可小覷)。但相比各國現役戰略核潛艇,其排水量最小的,攜帶導彈數量也是最少的。而從技術角度看,相對美俄英法等國新型戰略核潛艇的自然循環壓水堆、噴水式推進,晉級核潛艇還在挺著一個高聳的「龜背」,靜音性能也自然比不上外國這些新型戰略核潛艇。其綜合性能估計與蘇聯在1980年代研製的D4型戰略核潛艇相當,靜音性能略優於D4。

簡單的看去我國商級攻擊核潛艇、晉級戰略核潛艇的技術性能大約相當於美蘇1980年代初的水平,追趕領先還要看下一代的095型攻擊核潛艇、096型戰略核潛艇。不過這只是數據上的簡單對比,實戰中可能並非如此,由於海洋水下情況非常複雜,而且由於聲納的聲波探測並非直線傳播,遠距離探測區域非常有限,這就給潛艇留下了更靈活的作戰空間。而且作戰時,潛艇性能差距不會像戰鬥機性能差距那樣會導致一面倒的結果。一句話,商級、晉級核潛艇現在仍然是利刃。

不過大家不要忘了以上提及的還只是核潛艇,還有常規潛艇沒有提及。據外媒報導,我國海軍現在大約有60多艘常規潛艇。老式035型「明級」有10多艘在役,第二代039型「宋級」10餘艘,第三代041型「元級」約20艘,另外還從俄羅斯進口了12艘基洛級,其中2艘為早期的877型,10艘為636型。其最新的041型「元級」潛艇的綜合作戰性能與日本最新蒼龍級潛艇處於同一水平。日本蒼龍級潛艇以4200噸的水下排水量被稱為世界最大的常規潛艇,而據估算041型潛艇水下排水量應該也在4000噸左右。兩者體型相差不大,動力、聲納、武備都是你有我也有,所以元級潛艇與日本蒼龍級性能究竟竟孰好孰壞,相信只有通過較量才能得知了。

截至目前,我國常規潛艇部隊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常規潛艇部隊,而且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質量也並不差。僅20艘元級常規潛艇就可以將日本海上自衛隊比下去,60艘的規模則保證有充足兵力同時在第一島鏈、南海、以及印度洋東部執行「戰鬥巡邏」任務,保衛祖國海疆沒有任何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086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