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邊境又吃癟 吞併尼泊爾野心被中國粉碎!

陳榮偉| 2015-11-10| 檢舉

近日,尼泊爾與印度之間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尼泊爾於9月20日正式採納最新的國家憲法,卻遭到印度政府的公開抗議和指責,認為該憲法不夠「包容」,在國內政區劃分和公民身份規章上,歧視壓制尼泊爾國內的馬德西族群。隨後,印度以尼印邊界爆發騷亂,印方以安全形勢不佳為理由,幾乎關閉全部與尼泊爾的口岸,對尼泊爾實施非正式禁運。由於尼燃油、燃氣等大部分物資需要假道印度輸入,印度禁運對尼泊爾造成了極大影響。目前,尼泊爾已經派出了4輛油罐車前往中國西藏的吉隆縣,來接收首批燃料補給,用以緩解燃料危機。這看似簡單的燃料援助,對於印度而言卻是當頭棒喝,這不僅標誌著印度和尼泊爾浮浮沉沉幾個世紀的特殊交情的完結,也表明印度與中國在尼泊爾競爭影響力等方面或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尼泊爾派出的油罐車正準備駛往中國境內

眾所周知, 印度和尼泊爾一直都是傳統盟友,可對於印度而言,讓尼泊爾當盟友已經不能滿足其野心。由於印度人口眾多,又不採取類似中國計劃生育的政策,憑藉其現有的土地已經很難再養活更多的人口,因此對外擴張幾乎成為其擴大領土範圍的唯一方式。由於尼泊爾屬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國家中面積較大的一個,因此印度對於尼泊爾的土地可以說是垂涎三尺。再加上尼泊爾長期以來高度依賴印度,兩國的開放邊界讓民眾可以自由往來,而尼泊爾國民中占總人口近四成的馬迪西人又是由印度人後裔組成的,這一系列的機緣巧合都令印度在尼泊爾的影響力愈發深厚,印度第一任總統拉金德拉·普拉薩德曾表示「印度與尼泊爾的關係是一種超越肉體的精神關係」。而針對此次「油氣荒」危機,甚至有尼泊爾網民評論說:「尼泊爾沒有政治家敢得罪印度,沒有政治家敢從中國進口油氣。」可見印度打心底里沒有將尼泊爾當成盟友對待,而將自己視為尼泊爾的「宗主國」。

印度妄圖通過禁運燃料達到控制尼泊爾的目的

如果說上面的種種情況還不足以證明印度的野心,那麼來看看近幾十年來印度對待周邊國家的斑斑劣跡,或許能證明筆者所言非虛。1971年,印度通過戰爭手段肢解了巴基斯坦,令東巴基斯坦演變為孟加拉國;1975年,印度派兵軟禁錫金國王,迫使錫金議會通過決議,變為了印度的一個邦;1969年和1989年印度兩次對尼泊爾實施禁運逼迫其修改國內政策。進入21世紀,面對中國與喜馬拉雅山脈周邊國家關係的飛速發展,印度政府更是想盡辦法阻撓。2012年,作為唯一沒有與中國建交的鄰國不丹,曾一度表示願與中國早日建交。結果印度停止向不丹供應煤氣和煤油,導致不丹親中國的繁榮進步黨下台,令不丹與中國建交的日程被無限期推遲。可見,此次印度對於尼泊爾實施禁運,完全可以看成是吞併錫金、掌控不丹的前奏和翻版,倘若中國沒有在最關鍵的時刻答應給予尼泊爾援助,恐怕尼泊爾將徹底陷入印度的掌控之中。

2015年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海南博鰲會見尼泊爾總統亞達夫

面對此次中國援助油氣給尼泊爾,難免有一些網友會產生中國此番做法是所謂的「面子工程」,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自2006以來,尼泊爾與中國的貿易額已超過印度17倍,同時中國現在已經取代印度,成為尼泊爾最大的外國投資者。在尼泊爾市場上,各種中國生產的日用品、食品比比皆是,甚至連印度教神像製品現在都是中國製造。不僅如此,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實施,中國開始將尼泊爾視為南亞地區的門戶。在今年3月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習近平主席會見了尼泊爾總統亞達夫,雙方表示要加強基礎設施、農業現代化等領域的合作,中方歡迎尼方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來。目前,中國已經開始籌劃,在十三五計劃(2016-2020年)期間建設一條連接日喀則、吉隆縣和尼泊爾邊境的鐵路線。這些都意味著包括油氣資源在內的中國商品將會大量湧入尼泊爾,中尼經貿往來將比過去更上一層樓。可見,尼泊爾國內的穩定與發展,和「一帶一路」有著密切的關係,幫助尼泊爾就是在幫助中國自己。

一旦失去了尼泊爾,印度首都新德里將直接面向中國邊境

除了經濟上的互通有無,在軍事戰略上,尼泊爾對於中國也有著巨大的影響。通過地圖我們不難看出,尼泊爾是中印兩國之間的戰略緩衝帶,但對於中國來說,除了尼泊爾之外,還有西藏這個天然而又廣茂的緩衝帶。可對於印度而言,就沒有那麼簡單了。要知道,現在新德里距離中國的阿克塞欣地區也不過只有500多公里,一旦失去了尼泊,就意味著印度首都新德里距離中國邊境要再縮短至少近200公里,對於現代軍隊來說,300公里的行程,裝甲集群甚至都不需要加油,僅靠自身油料就可以抵達,這對於印度政府而言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所以印度無論如何都想要確保這個緩衝帶的存在。然而由於印度政府的短視,正一點一點把尼泊爾推向自己的對立面。為了能夠獲得生存空間,近年來尼泊爾已經開始加強同中國的軍事合作,而且在靠近印度的尼泊爾南部德賴地區,至少已有22個中國研究中心。面對這種情況,印度陸軍退役少將坦言,一旦尼泊爾在軍事上與中國合作,對印度而言將無異於戰略災難。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印度都沒有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過反思,畢竟反思這項工作可不是印度所擅長的。

雖然此次4輛油罐車所拉回的燃油遠不能解決尼泊爾當前的「油氣荒」,但正所謂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中國在尼泊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不僅體現出中尼是患難與共的好鄰居、好朋友,更體現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所應有的擔當。筆者相信,經歷過此次「油氣荒」危機之後,尼泊爾應該能夠看清誰才是可以信賴的朋友,而誰又是披著「朋友」的外衣來對自己指手畫腳。從中國進口燃料,打破的不僅僅是印度對尼泊爾油氣的壟斷經營,更是打破了印度套在尼泊爾身上的枷鎖。從今以後,印度、尼泊爾和中國之間的關係,或將拉開嶄新的一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7082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