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發動機讓殲15戰機超越蘇33:中國航母一口氣攻擊三千公里

Alinna ...| 2015-10-11| 檢舉

立即打開

太行發動機讓殲15戰機超越蘇33:中國航母一口氣攻擊三千公里

圖為戴明盟駕駛100號殲-15從遼寧艦上滑躍起飛。

殲15艦載機成功的著艦對於中國海軍建設的重要意義。大批量殲15艦載機起飛、降落試驗成功,是我國海軍航母戰鬥力提升的一個階段性標誌。艦載機正常起飛、降落,這是航母戰鬥力的一個重要標誌,航母服役對提高中國海軍的綜合作戰能力將有很大的幫助。」

中國海軍航母的艦載戰鬥機使用的是殲-15型雙發重型戰鬥機,該機是在殲-11B的基礎上再對蘇33進行了仿製。中國海軍之所以選擇殲-15,是因為雙發重型機戰鬥機擁有更大的內部空間、載彈量和改進潛力,作戰彈性也要高很多,特別是重型作戰飛機可配備更大孔徑的天線、更多的機載武器,所以在技術水 平相當的情況下,重型作戰飛機的作戰效能通常要高於中型作戰飛機。從各海軍強國的艦載機發展趨勢來看,重型、多用途化是發展主流,同樣以遼寧號航母的大小來 看,尤其是機庫空間來看,它搭載艦載作戰飛機的能力明顯低於尼米茲級,因此很難用高低搭配的辦法來配備艦載機作戰團,而更加強度後勤支援、訓練作業系統的通用性,所以中國海軍可能和法國海軍一樣,希望在航母上配備單一的作戰飛機。

殲15艦載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艦載戰鬥機,按照國際上美系戰鬥機和歐洲戰鬥機的劃分方法來看,它屬於第三代戰鬥機,具備很強的對空、對海作戰能力,擁有很好的超音速飛行能力,而且裝備有多型制空、反艦飛彈,可在很遠距離進行防 空、對海作戰。殲15戰機在沒有副油箱情況下轉場航程可以達到3000公里,所以它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重型作戰飛機多用途能力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殲-15與殲-11B戰機最明顯的外部區別就是前者採用了三翼面。這是因為艦載考慮到在航母 起降、長時期海上使用等情況,對飛機結構進行了加強,同時採用了防腐蝕措施,這些都不可避免的增加了飛機的重量,有資料與殲-15類似的蘇-33飛機,它 的重量比原型機蘇-27增加了大約10%重量,這樣就降低了飛機的載荷,增加了起降距離,這對於空間有限的航母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必須採用相應的措施來提 高飛機的升力。最近網絡上最新流傳的殲15S塗有中國空軍塗裝高清圖,注意其發動機可能換裝了國產WS-10發動機。

從相關圖片來看,殲-15戰機的前翼與蘇-33戰機一樣,與機翼在同一平面上,通過加裝前翼和使用數字化電傳操縱系統,放寬了飛機的縱向靜穩度,同時前翼與 邊條共同作用,可以形成一個可控的渦系,從而提高飛機的升力,這樣就改善了飛機的起降能力,飛機重量的增加還對發動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相關資料,用於殲-15的渦扇-10H發動機,增加了一個起飛模式,可以短時間內將發動機的最大推力提高到128千牛,從而進一步減少飛機的起飛距離。不過筆者認為渦扇-10H如果推力維持在125千牛級水平的話,也就是說和AL-31F相當,那麼考慮到殲-15比殲-11戰機的空重增加大約10%,那麼就會降低殲-15戰機的推重比,從而影響飛機的加速、爬升、SEP、穩定盤旋等一系列性能。

與發動機相比,新世紀中國在航空電子領域則是進步神速,機載相控陣火控雷達、玻璃化座艙、數據鏈、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已經在作戰飛機上面運用,因此儘管殲-15仿製於蘇33,但其航電性能水平卻要比蘇33整整高出一代,所以殲-15戰機可能會配備中國新一代機載火控雷達及航空電子系統,可以抗衡國外三代及三代半作戰飛機的威脅。與瓦良格同級的庫茲涅佐夫級可以搭載大約20架左右的蘇-33作戰飛機,筆者認為遼寧艦的載機數量比其相當或者稍多一點,配合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可以更加充分的發揮出殲-15戰機的性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6492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