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近日媒體曝光的一組成飛公司生產大批量新一代殲-10戰鬥機的照片,圖片中4架中國空軍空優塗裝的殲-10B戰鬥機已經做好轉場飛行的準備,據了解,所謂新一代殲-10戰鬥機是指相對於殲-10A戰鬥機的,一種進行了脫胎換骨般改進的殲-10B/C戰鬥機,這種飛機從裡到外都與之前的殲-10戰鬥機完全不同,據了解,殲-10B/C戰鬥機配備有有源相控陣雷達、光電探測系統、綜合電子戰系統,具備較強的作戰能力。 按照相關人士的說法,殲-10B比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15J相比有較大的優勢,也要優於美國海軍的F/A-18E。
【鷹眼圖說軍事 海外評中國欄目第206期】據悉,殲-10B/C戰鬥機最大的特點就是換裝了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所以可以認為,殲-10B/C在面對配備機械掃描雷達的第三代作戰飛機時,在探測能力方面有較大的優勢。同時殲-10B/C的AESA相比較機械掃描雷達還有其他一些明顯的優點,例如它採用電子掃描,波束指向靈活,掃描速度、精度高,在探測到目標之後,可攻擊多個目標。此外, 殲-10B/C戰鬥機另外一個優勢是它配備了前視紅外搜索跟蹤系統(IRST),該系統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讓戰鬥機雷達關閉或者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仍舊可以保持對目標的探測和跟蹤,這樣電子戰激烈的現代空戰之中顯然有著非常大的優勢,這也是殲-10B/C戰鬥機被中國空軍大量採購的原因。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認為,從殲-10開始生產以來,中國成飛公司和其生產廠家的大型工廠至少擴大了2倍,特別是2007年,殲-10B型開始開足馬力拚命提高生產速度,截止2015年9月,殲-10戰鬥機的總產量已經超過了360架,而殲-10B/C的最終產量可能超過400架,據分析人士稱,按照一個殲-10B戰鬥機飛行團24架戰機計算,殲-10B的正式生產數量將在年底達到4個團的規模,相信第3和第4個殲-10B團目前正在組建之中,據悉,按照1架殲-10B/C戰鬥機採購價格為4億元人民幣計算,400架殲-10B/C戰鬥機的總採購價格超過1600億元人民幣,加上配套設施和武器系統,總採購價超過2000億元。
分析人士稱,由於在中國殲-20第五代戰鬥機服役之前,中國的海軍航空兵和中國空軍需要有一型性能比殲-10A和殲-11B戰鬥機有全面提升和增強的,能夠在未來10至15年的高強度作戰環境中,與周邊國家最先進的三代改型戰鬥機(如F-15K、F-16大改和蘇-35BM),直接對抗的新一代「高端三代半」戰鬥機的新型裝備,所以,中國自2008年開始研製新型殲-10B和其改進型殲-10C型戰鬥機,他們與殲-11D共同構成了我軍三代半戰鬥機的主力陣容。這些戰鬥機能夠對於周邊國家裝備的第三代戰鬥機形成全面的性能優勢,而且能夠直接對抗少數國家裝備的先進三代改型戰鬥機。
為什麼中國空軍要大量購買殲-10B/C戰鬥機呢?據悉,目前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擁有大約700架殲-7戰鬥機和200多架殲-8戰機,這些二代機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其機載電子設備非常簡陋、航程和作戰能力都遠不如周邊國家的先進機型,基本不具備在現代高技術條件下進行空戰的能力。需要加快替換更新力度,即便中國兩個戰鬥機生產廠全力加速替換,也需要8年左右才能替換一半左右的數量,中國之所以現在拚命生產戰鬥機也是在為過去的落後補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6409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