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強前蘇聯沙皇炸彈外殼複製模型將展出

ROCKET| 2015-08-26| 檢舉

前蘇聯研製的AN-602氫彈沙皇炸彈(TsarBomba),又稱作大伊凡的外殼複製模型將於九月在克里姆林宮附近的馬納吉中心展出。這枚炸彈是人類有史以來威力、體積及重量都最大的核武器,於1961年10月30日在北極被引爆,爆炸當量相當於二戰中使用的爆炸物總和的10倍,還包含在日本投下的兩枚原子彈。

它的爆炸當量本來相當於1億噸的TNT炸藥,不過蘇聯當局憂心試爆後的核子落塵對環境的嚴重影響,會嚴重影響其內政與外交,因此將核彈減半為5000萬噸的爆炸威力,才沒有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當時,轟炸機把這個26.5噸重的氫彈從離地面10.5公里處的空中投向北極新地島測試場,還特別在這枚大傢伙上配備一頂特製的降落傘,用來緩衝投彈時的高速度,讓轟炸機有時間飛離投彈點45公里,不過仍是千鈞一髮。

沙皇炸彈在離地4公里的高度引爆,產生的火球直徑寬達4.6公里,蕈狀雲高約64公里,寬約40公里,周圍1000平方公里的人們都能看到和感受到,連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當地的玻璃都被震碎。據維基百科,這是全世界有史以來規模排名第二的大爆炸,僅次於導致恐龍滅絕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事件。衝擊波環繞地球三次都還偵測得到;爆炸產生的閃光還能造成220公里以外的眼睛劇痛與灼傷,甚至造成白內障以及失明。

而現在,這枚威力無比的沙皇炸彈外殼複製品將從俄國的核武基地薩洛夫運到莫斯科參展,這場展覽由國營企業Rosatom籌辦,名為「核工業70年回顧 – 成功的連鎖反應」,預計將成為鎮館之寶。

沙皇炸彈(TsarBomba)簡介:

這枚毀天滅地的炸彈是一枚超大當量的氫彈,被叫做沙皇炸彈,也叫赫魯雪夫炸彈。蘇聯研製的「沙皇炸彈」(TsarBomba)是有史以來人類試驗的個頭最大、威力也最大的核武器。這個龐然大物於1961年10月30日在北極地區的新地島被引爆,爆炸當量達到50兆噸級,相當於二戰中使用的爆炸物總和的10倍,包括分別投放到廣島和長崎的「小男孩」和「胖子」。

沙皇炸彈(Царь-бомба),型號為RDS-220氫彈,代號為「伊凡」(」Иван」,「Ivan」),也稱為「」赫魯雪夫炸彈」。是一枚在冷戰時期由蘇聯所製造的實驗氫彈。「沙皇炸彈」之名即意謂著它是「炸彈之王」,因為它是人類至今所製造過所有種類的炸彈中,不管是在體積,重量或者威力上都是最強大的炸彈。

下面就讓我們用事實來說話:「沙皇炸彈」設計在2.5英里(4公里)的高度引爆,由於產生的火球過大,導致其可以接觸到地面,同時幾乎到達投放這顆氫彈的轟炸機的高度。絢麗的火球就像一個新生的太陽,地零點周圍620英里(1000公里)地方的人們都能看到和感受到,爆炸產生的熱量還造成62英里(100公里)以外的地方有居民三度燒傷。

爆炸形成的蘑菇雲高約40英里(64英里),寬約25英里(40公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居民可以看到和感受到這次巨大的爆炸。爆炸還使當地一些建築的玻璃被震碎。人們紛紛猜想,究竟是什麼武器具有這般威力?據悉,「沙皇炸彈」本身重27噸,一頂特製的降落傘被設計用來緩衝投彈時的高速度,這使得投彈的飛機有時間飛行28英里(45公里),到達安全地點。

事實上,幸虧減小了「沙皇炸彈」的當量,否則,如果在最大的設計當量(100兆噸)下引爆,它的威力將相當於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6500倍,會造成全球25%的表面積籠罩在核污染下,對人類造成的破壞由此可想而知。

爆炸當時所產生的火球爆炸當時直徑就長達4600米,遠超過引爆的高度,所以火球很快地就席捲了大地;之後又幾乎擴散到剛剛轟炸機投擲的高度,而且將近1000公里外的地方都還看的到。爆炸後的蕈狀雲寬達將近40公里,高達60公里,比珠穆朗瑪峰還高7倍多;爆炸產生的熱風甚至可以讓遠在170公里以外的人受到3級灼傷,爆炸的閃光還能造成220公里以外的眼睛劇痛與灼傷,甚至造成白內障以及失明。

至於整個爆炸連芬蘭都能看的到與感覺的到,因為造成當地房屋的玻璃破碎;爆炸所產生的暴風壓力就高達每平方吋300磅,足足吹送了將近1000公里的範圍。雖然這一次試爆是在空中試爆,但是往地球傳送的震波被美國地質調查儀偵測到引起芮氏地震規模5~5.25級的地震。

距離測試地點55公里外的塞佛尼殖墾地(Severny settlement)中所有木造或磚造的房屋全毀;數百公里內的木造房屋均全毀,只有磚造或石造房屋殘留,但是都沒有門窗與屋頂;爆炸後的電磁脈衝波(EMP;Electromagnetic pulse)足足造成了一個小時的無線電通訊空窗期;爆炸後所引發的大氣擾動(atmospheric disturbance)環繞了地球三次。將整個亞歐大陸向南推移了7毫米。

執行這一次試爆任務的飛機是一架從駐科拉半島基地的Tu-95轟炸機V型(特製機種,目前展覽於俄羅斯中央空軍博物館),由安德烈·杜爾諾夫柴夫少校(Major Andrei E. Durnovtsev)駕駛;另外伴隨一架Tu-16獾式噴射轟炸機作為觀測機,負責將試爆的畫面以圖片與影像紀錄下來,同時將爆炸時的空氣作樣本收集。

Tu-95轟炸機V型

由於「沙皇炸彈」過於龐大,所以該架Tu-95任務機必須將機體內的燃油槽與機腹炸彈艙門移除才能執行任務。(這也就是沙皇炸彈無法服役實戰化的主要原因)。杜爾諾夫柴夫少校於任務結束後馬上就地升任中校,並且獲頒蘇聯英雄勳章(Герой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Geroy Sovyetskovo Soyuza)一枚。

執行任務的兩架轟炸機均塗裝含有特殊材質的白色無反光塗料(西方情報單位推測為含矽陶土的塗料)以避免試爆的高溫造成人員或任務機的損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5471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