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消息,本月14日伊朗一架F-14"雄貓"戰鬥機在飛行過程中突發故障,在未放下起落架的情況下進行硬著陸,值得慶幸的是兩名飛行員並未受傷。伊朗現役的戰鬥機年代久遠,目前能堅持飛的本就沒幾架,此次事故又折損了一架,這使得伊軍落入即將無機可用的窘境。偏偏現在局勢緊張,美國這次來者不善,於是迅速裝備一批新的戰機代替老舊的F-14成為了伊軍防務的重中之重。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首先看看國內,伊朗近些年也研製了一些機型,"閃電"戰機就是其中之一。該機脫胎於美國的F-5戰機,可以說是F-5的升級版本,雖然伊朗研究人員宣稱該機足以比肩美製F/A-18,但F-5隻是個二代機,在其基礎上改進的"閃電"也無法達到三代機的標準,而且該機基本上還停留在近距"肉搏"階段,在超視距作戰盛行的今天非常吃虧。雖然積極研製國產戰機可以提升本國軍工實力,但伊朗工業基礎薄弱,航空科技更是一般,既不能生產製作戰機的合金材料,也沒有能力研發雷達和發動機。

既然國產指望不上那就進口吧。目前美伊關係緊張,很多國家紛紛站隊,現在伊朗連石油都很難賣出去,更別提進口美製戰鬥機了。如今該國只有兩種選擇,一個是購買俄制蘇-30MK系列戰鬥機,該系列機型戰鬥力強,雙座椅設計貼近F-14,相比其他機型更易上手,可以在短時間內形成不俗的戰鬥力。但該機型不僅產量有限,而且價格也十分昂貴,並不適合伊軍大規模列裝。

另一種選擇就是大名鼎鼎的"梟龍"戰鬥機(巴稱JF-17"雷電")。該機由我國與巴基斯坦聯合研製,具有簡單、輕小、廉價的特點。該機採用俄制克里莫夫RD-93型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其最大推力可達49.4千牛。雙冗餘度縱向線傳操縱系統與傳統的機械控制方式相結合,兼顧了飛行員操作強度和成本,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和控制力,成功避免了電傳系統的技術風險和高額費用。機體設有7個外掛點,總外掛能力高達3.6噸,能夠搭載多種空空、空地武器,還能外掛3個副油箱。其內部安裝的KJL-7多模脈衝都卜勒雷達可以同時發現40個目標,並打擊其中的兩個目標。

巴基斯坦國內有專門的生產線,伊朗完全可以從巴鐵採購"梟龍",避免與中俄正面接觸,緩解西方的制裁,但不巧的是巴基斯坦背後的沙特與伊朗關係並不好,伊朗通過其代理人胡塞武裝給沙特找了不少麻煩。若是沙特出面阻攔,這單生意大概是做不成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206789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