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二月份的印度航展上,洛馬公司出人意料的展示了一款「新」單發中型戰鬥機,在飛機模型上,還印上了印度的國旗,如此大力度推銷,只是為了爭奪印空軍提出的180億美元(摺合1260億人民幣)的新戰機訂購大單。
而在近日,洛馬公司的官員再一次表示,該款戰機是為印量身打造,可以滿足其空軍的需求,還能加深兩國的軍事技術交流和合作。洛馬公司如此不遺餘力的推銷本國戰機,顯得有些熱情過頭了,而這一次印又是否會「上當」?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對於這款戰鬥機,實際上只是F16的魔改版本,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為了能夠增加競爭軍購大單的優勢,提出了很多優惠的條件,甚至可以滿足印本土化生產,全新改版的戰機可以交由其國內的工廠進行組裝,甚至可以轉讓技術。
這款看起來很「新」的戰機並不被外界看好,與美國目前大批量服役的輕型戰鬥機只是「換湯不換藥」,是否能形成競爭的優勢還是一個未知數?

對於這樣的看法,洛馬公司自然是給予了嚴厲的駁斥,不斷為F21「貼金」,更強的防區外能力、更長的巡航時間、更少的燃油消耗,並能通過網絡數據鏈連接所有平台,同時搭載著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超過了機械掃描雷達的兩倍,更是有著先進的電子戰系統。
總之,只要印開出大單,任何先進的技術都可以進行堆積,美國雄厚的技術自然為其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世界上不斷有人唱衰四代機無用論,這種觀點只是片面的,雖然說,隱身戰機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相比於前一代有了脫胎換骨的升級,但是,它造價昂貴,維護複雜,終究只可能是各國軍隊中的「尖刀」,在作戰任務中,更多的是承擔著「踹門」的角色,它不可能完全替代現役所有戰鬥機,經過改進版本的四代機依舊是各國的主力機型。所以說,印在求購五代機無望後,如果能夠引進一款改進版的四代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美這次推銷的戰機雖然有著很多方面的優勢,但是它的缺點也暴露無遺,基於原版機型改進,繼續挖掘潛力已經沒有多少。美拋出的本土化生產橄欖枝,也是要區分國家,經過印自行組裝的武器裝備,較高事故率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安全性讓人懷疑。

美為這款戰機命名的型號也很特別,F21,乍一看,就像是世界上第一款隱身戰機的「兄弟」,可實際上,兩者千差萬別,各方面的作戰能力不在一個檔次,洛馬公司之所以採用這樣的命名方式,無非是為了增加噱頭,讓這款打包的戰機,從名字上看起來很先進。
而印這180億美元的新戰機訂購計劃,也是吸引了世界上多國的目光,其國內空軍戰機日益老化,更新換代迫在眉睫,是否會選擇洛馬公司的產品,還需要進行多方的考量,最終誰會入圍?還是一個未知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205147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