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印度的反衛星飛彈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3026期】近日,據媒體報道,中國又一鄰居印度展示了其殺手鐧武器,目標瞄準了太空的衛星,試射了其新的反衛星飛彈,據悉在本次實驗中印度的飛彈使用了碎片戰鬥部,連同被擊毀的目標一道在軌道上形成了兩百多塊碎片,對於印度而言,這個從無到有的突破是堪稱巨大的,並想要因此趕超中國與巴基斯坦,但巴鐵網友表示:這次他們有中國盟友相助,而中國軍迷也稱印度的這種飛彈已經落後中國20年。
反衛星武器這個概念早在冷戰時期就已經提出,在其時的太空競賽中,衛星因其強大的偵查能力和通訊能力而在軍事上有著格外的重要性。以常識論,當一種設備對戰爭體系的建設十分重要的時候,專門針對這種設備的戰術很快也會應運而生,這種矛與盾的關係是永恆存在的。自冷戰至今,反衛星類武器已經逐漸發展出兩個方向:雷射和飛彈,印度看來是選擇了後一條道路。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圖為反衛星武器的概念圖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3026期】在以太空視角進行觀察的時候,哪怕是看起來比較靠近地表的近地軌道,實際上也至少是以百公里為單位的距離,想要在這個距離上成功地攔截飛行著的衛星難度無疑是非常高的。如果考慮到當前的主流攔截方式是用動能戰鬥部去直接撞擊衛星的話,這個操作對精度要求還要更苛刻一些。當然,本次印度的反衛星試驗繞過了這個問題,通過使用破片戰鬥部極大地擴大了戰鬥部的殺傷範圍。
根據本次印度方面透露的消息,這次攔截衛星的高度在300公里左右,算是摸到了近地軌道的下沿,但是這樣的攔截是否能夠在更高的軌道上成功複製一遍,或者說,印度方面的這種反衛星試驗是否有可能在不受到外部非難的情況下在更高的軌道上繼續展開,在當前來看可能令人存在一些疑慮。畢竟,各國都有有義務對自己的太空飛行器安全表示擔憂。

圖為衛星被擊毀之後留下的殘骸想像圖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3026期】如前所述,在這次攔截衛星的行動中,印度方面其實是取了一點巧的:首先攔截的高度不算太大,堪堪摸到近地軌道的下沿;其次攔截時沒有採用對精度要求更高的動能戰鬥部去撞擊衛星,而是使用破片戰鬥部去覆蓋衛星,後一點無疑將在軌道上製造大量高速飛行的碎片,當然,在最初的論證當中這些碎片「應該」不會造成什麼危害。

圖為國際空間站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3026期】這個安逸的想法只持續到數日前NASA發出警告為止,據悉,有超過20個本次攔截產生的碎片有可能飛躍國際空間站的軌道最高點,極大地提高了它遭受撞擊而受到損傷的可能性。事已至此,想要反悔再把這些碎片變消失不見恐怕也很困難,我們只能期望國際空間站確實不會有太壞的運氣,以及期盼太空人平安無事。如果印度方面期待用這次實驗來為即將到來的大選造勢,那他們可能犯了個不小的錯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205118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