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給了美國最狠一擊 中俄英法集體看笑話

在北約成員國中,美國盯得最緊的就是德國。不過從最新的財政預算來看,德國的國防預算計劃遠遠沒有達到美國的預期。為此,美國駐德國大使公開指責德國,而德國各界也給出了強硬回擊。

德國財政部3月18日提出的預算案顯示,2018年德國國防預算占GDP比重約為1.24%,至2020年德國國防預算占GDP比重將升至1.37%,不過2023年將再降至1.25%,這離美國提出的「立即達到防務開支占GDP2%」的要求相距甚遠。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德國給了美國最狠一擊 中俄英法集體看笑話

德國國防預算令美國大為不滿,美國駐德國大使格雷內爾炮轟稱:「德國給出的國防預算承諾本來就低得令人無法接受,居然還要再次進行削減,這對德國的北約盟友來說是一個令人擔憂的信號。」

美駐德大使被稱「占領國指揮官」

格雷內爾這番話在德國國內引發強烈反彈。德國副議長、自由民主黨副主席庫比基說,「格雷內爾表現得像一個占領國的指揮官,德國雖然能容忍,但也要知道德國有底線,格雷內爾應該立即被列為『不受歡迎的人』」。

德國《奧格斯堡彙報》評論稱,格雷內爾在柏林繼續自我孤立,極少有美國大使像他這樣。

XLW

德國人一句話讓中國臥薪嘗膽23年,今天終於一雪前恥!

昨天,隨著《參考消息》的報道,一則消息讓人不甚唏噓:

在通過嚴苛的質量驗收後,兩台「中國製造」的大型高端工程裝備被正式交付給日本買主。

對於這一交接,包括日本等國在內的各外國媒體,將其形容為:

「中國製造」的高光時刻!

德國給了美國最狠一擊 中俄英法集體看笑話

這兩台為「中國製造」帶來高光的裝備,名為土壓平衡盾構。

如今,世界最大的盾構機是中國製造,世界最智能、最高效、最優質的盾構機,還是中國製造!

但是誰能想到,如今這個為「中國製造」博取無數高光和榮耀的裝備,僅僅就在二十多年前,帶給我們的卻只有無奈和嘆息...

走開,你們不懂!

1996年,隨著一則的新聞報道,西康鐵路線正式開建。

對於普通人而言,這條鐵路只是一則停留數秒的「新聞短訊」。但是對於當年的施工者而言,這條鐵路恐怕就是人生以來「最大的挑戰」!

線路北起西安,南止安康,全長267.49km、

267.49公里中,75%以上的線路都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橋樑隧道長度,占工程總里程的60%!

德國給了美國最狠一擊 中俄英法集體看笑話

正如開工典禮上總指揮郭大煥所說的那樣:

你們就是要做當代的愚公、精衛,要開山,要填海!

但是,現實中我們能做愚公,能學精衛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西康鐵路是我國鐵路網「八縱八橫」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的鐵路發展規劃,等不及愚公一般的「子子孫孫」,中國西部的經濟發展,同樣沒有耐心去守候精衛的「銜石填海」。

8年鑿穿秦嶺山脈,蜀道變坦途,是當年施工人員立下的軍令狀!

怎麼鑿?

秦嶺的硬質花崗岩,電力衝擊錘打上去都只有一個白點,倘若一點點的摳,鐵路要修一百年!

用爆破?斷層、涌水、岩爆、瓦斯爆炸,準備拿多少命來填?

德國給了美國最狠一擊 中俄英法集體看笑話

於是,當年為了修路、為了少死人,我們愣是從僅僅一千多億的國家外匯儲備中,擠出了3.5個億,去德國買了一台「大傢伙」!

那是中國第一次將盾構機引入隧道建設。

沒有盾構機時,我們的工人需要冒著塌方的生命危險,頭頂幾百米厚的岩石,蜷縮在40多度的高溫中吸著粉塵,忍耐著電機的噪音和震顫,去掘進隧道!

有了盾構機時,我們的工人再也不用冒生命危險,一天就能在岩石中輕鬆掘進8米,效率是以往的4倍!

德國給了美國最狠一擊 中俄英法集體看笑話

工人們愛死了這台讓他們不用再鑽隧道的盾構機,在下工之後,他們總會爭相去撫摸、去擦拭...

但是每當這個時候,耳邊總會想起尖銳的制止:Geh!(走開)

那是德國的技術操作人員,他們不准中國工人靠近中國花錢購買的盾構機:即使上面沾滿了泥水、即使工人的擦拭並不會對機械造成任何的「損傷」...

德國人的操作人員看中國人的眼神是「傲慢」的!

在操作盾構機掘山時,他們很少允許中國的操作人員靠近學習,掛在嘴邊最多的就是:走開,你們不懂!

外國操作人員一小時的工資就達到600到800歐元,但是他們嚴守8小時工作制,周末不加班,不過我們工資還得照發。

一旦盾構機出現個「小病小災」,他們就會立馬停工要求中國從原廠訂購「天價」零件進行置換,而停工一天,我們的損失就會高達百萬!

但是,即使明知零件用不著換、明知人家在搞技術壟斷,我們還是得出著高價,陪著笑臉...

沒辦法,技不如人,只能忍辱!

追趕之路,雪恥之路

當年參與了西康鐵路建造的技術人員譚順輝,在多年之後談及往事時,依舊會情緒激憤的回憶:

那條鐵路既是鐵建人的榮耀,同樣也摻雜了無盡的恥辱!

德國給了美國最狠一擊 中俄英法集體看笑話

沒錯,2001年提前完工的西康鐵路,作為當年中國「高難度基建工程」的代表,在不少外國同行的眼中,之所以能夠提前完工,全靠德國人的盾構機:中國築路工人的血汗和付出,就這樣被粗暴抹殺...

不過,雖然心有不甘,但是通過西康鐵路工程,盾構機的「效率」,還是讓當年的中國感到了震驚。

2002年,「國產盾構機」被列入了國家旨在重點科技攻關「863」計劃書!

德國給了美國最狠一擊 中俄英法集體看笑話

不知是為了「爭氣」,還是落後下所感到的「急迫」,國產盾構機計劃從一開始,就成了各部門共同呵護的「寵兒」。

要錢,國家相關項目資金直接從財政部劃撥,別無二話!

要人,需求科研人才點名帶走,原單位絕不拖泥帶水!

總之,當年在大開綠燈下,一群從各個部門挖掘篩選,實則很多連盾構機都沒摸過的「新人」,就這樣組成了中國的第一個盾構機科研攻關小組...

如今,對於曾經那些「新人」在技術攻關中究竟遭遇過怎樣的失敗和酸楚,礙於「技術保密」的緣故,我們自然不得而知。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僅僅就在2008年,也就是國家863計劃針對「國產盾構機」6年衝擊攻關要求的最後一年。

一台衝破國外技術壟斷、掌握技術話語權,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製造空白的「國產盾構機」,便橫空出世!

德國給了美國最狠一擊 中俄英法集體看笑話

對於這一榮耀,中鐵隧道的項目負責人在慶祝典禮上曾如此說到:

中國首台國產盾構機的問世,除了研發人員刻苦鑽研的因素以外,更要感謝的是「863」計劃的項目統籌支持、中國各部門、各大學、各製造單位的協調支持、智力支持!

中國的首台國產盾構機,不是哪一家公司製造,他凝聚的是舉國之力,是民族之力!

是的,這台凝聚了清華大學、西安交大、華中科大、中南大學、上海交大、大連理工、天津大學、北方重工、中鐵隧道局、中國鐵建、北方重工、北京華隧等等凝聚了無數國人心血的「重器」,就是舉國之力,民族之力!

2018年,僅中鐵裝備一家的盾構設備產量就達到了280台以上,先後出口新加坡、黎巴嫩、阿聯、義大利、卡達等18個國家和地區。

如今,中國國產隧道掘進設備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達到90%以上,並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額!

23年,曾經以傲慢待人的外國盾構設備製造企業,在中國的擠壓下苟延殘喘,十不存一。

23年,曾經輕慢我們,無時不在想著「卡脖子」的德國製造、日本製造,也終於開始心平氣和的和中國談起了「生意」。

23年,中國一雪前恥,傲立世界巔峰!

編後記:

自從國產盾構機不再受制於德國後,中鐵集團徹底化身「基建狂魔」,大有將地球打穿的之勢開始瘋狂挖掘地鐵和各類隧道。

目前中國內地共有32個城市開通了地鐵線,中國地鐵里程已達到4511公里,是世界第二的美國的3倍還多。全世界地鐵里程排名最高的12個城市中,中國就占了6個,上海(地鐵營運里程669公里)、北京(617公里)分別霸占冠亞軍,單2007年到2017年十年時間完成的里程數就達到美國、日本、德國這三個國家100年修建的地鐵的里程之和。2020年之後中國地鐵規模還將翻一倍,達到6000公里,全國將有40座城市開通地鐵,惠及數億國民的出行。

而「地鐵奇蹟」背後離不開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勞的中國基建人,同樣離不開盾構機這個鐵骨錚錚的硬漢,當萬家燈火逐漸熄滅,人們沐浴更衣進入夢鄉之時,這頭不知疲倦的鋼鐵巨龍卻在深深深的地下,編制出一個四通八達的地下交通網絡,我們上班時能避免堵車遲到扣錢,是不是要給這些大寶貝點個贊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20457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