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會外交關係委員會民主黨議員梅內德斯·馬斯托以及共和黨議員盧比奧和克魯茲等人3月26日共同拋出所謂「台灣保證法」草案。台灣東森新聞網稱草案有五大重點,包括要求美國總統審查國務院關於美國與台灣關係的指導方針,指示美國國防部長致力於將台灣納入雙方和多邊軍事訓練演習,要求現役將官出任駐台美國國防專員,美國政府繼續主張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等。草案聲稱,台灣是美國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的重要夥伴,美國政府支持台灣實行「不對稱防衛戰略」,並敦促台灣增加「國防預算」。同時美國對台軍售應常態化,以強化台灣的「自衛」能力。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特朗普上台後,美國通過一系列「挺台」法案,去年就有「台灣旅行法」和「亞洲再保證倡議法」,「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也有多處涉及台灣。美國頻繁拋出涉台法案到底意圖何在?
所謂的「台灣保證法」草案裡面涉及很多軍事元素,比如派美國的專員來參加軍事訓練,以及對台軍售的常態化,有很大的危害性。中央電視台《防務新觀察》節目軍事問題專家李莉認為,這個草案相當於特朗普去年年底簽的「亞太再保證倡議法」的一個延續。有那個在先,後續就有了一個法理和理論的基礎。
去年,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有多個重大的突破,比如去年3月16日簽署的「台灣旅遊法」,明確允許現任的一些高官訪台,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還有一個「亞太再保證倡議」,也包括「國防授權法」,這裡面有幾個很重要的的規定,一個就是要兌現對台的承諾。我們可以看到,這麼高密度的包括有軍方背景的艦船停靠台灣,包括穿越台灣海峽,實際上就是兌現美國對台承諾的一部分,是在踐行美國過去在理論上構建的那個框架。
第二個就是要加大對台軍售,而且要把它變成定期化。現在確實是定期化,而且「少量多次」,危害更大。「一攬子」軍售看似金額非常巨大,但這種「少量多次」是不斷在干擾中美正常關係,潛在危險更大。
第三個就是要鼓勵目前美國所倡導的非常危險的一個跡象:允許台灣地區參與到美國所主導的雙邊或者多邊的軍事演習。
如果所謂的「台灣保證法」草案通過了,它給中美關係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美國問題專家刁大明認為,在立法意義這只是個草案,還沒有進入立法程序。但按照115屆國會過去兩年的這種態勢看,還是需要充分做好通過的準備。這個法本身是一個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之上,用國內法方式來約束其他地區,這種做法顯然在國際意義上沒有合法性。另外,這種法從內容看,不但有軍事關係,有對台軍售,也包括「印太戰略」的推進,包括把台灣地區作為一個支點,也包括一些某種程度上美台的這種「政治關係」,危害極大,與我們三個聯合公報,過去建交40年以來中美一些機制性的文件是極其沖抵的,是極其相逆的一種情況。中美之間要建立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一種新型關係。如果這個法通過,導致的結果可能就是合作共贏無從談起。相互尊重本身是尊重核心利益,對於國家而言,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最重要的核心利益。如果在這個法的基礎上可能也很難實現所謂的相互尊重,甚至可能會出現某種可能衝突或者對抗的一種可能性。可以說是貽害無窮。(文/木兮)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