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戰機要生產400架,殲10任務降低,殲11都不用再挑大樑了

戰鬥機作為一國空軍之重器,其發展歷來就是各國政府的重視,基本上裝備一代機,就要想著下一代要裝備什麼戰機了,對於防空任務比較重的國家,需要的戰機也比較多,戰鬥機更換不是一次性能夠解決的,需要逐批次進行更換,不同任務的部隊對飛機要求也不同,因此,一個國家出現多代戰鬥機同堂的現象也就比較正常了。

這款戰機要生產400架,殲10任務降低,殲11都不用再挑大樑了

但是在更換戰鬥機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個選擇性的問題,比如,應該重點更換何種戰鬥機,才能形成戰力的完全優化。我們現在就存在這種情況,殲20一馬當先,使我們一步跨入五代機國家的行列,在國土防空中,占據了較大的技術優勢,但這也帶來了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我們國土遼闊給路基航空兵提出挑戰,海空防禦任務也比較重,殲20作為先進的五代戰機,價格肯定非常昂貴,我國還沒有財大氣粗到全面換裝殲20的程度(美國也做不到)。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這款戰機要生產400架,殲10任務降低,殲11都不用再挑大樑了

因此在五代機裝備上精打細算,必須先榨乾三代機和四代機的潛力,當然現今的三代機和四代機也存在其各自的優點,比如出動一次耗費上遠小於五代機,對於一些比簡單的巡邏、攻擊任務,使用它們還是比較划算的。因此,四代機和五代機必定要搭配使用,最強大的美國空軍也是如此。

這款戰機要生產400架,殲10任務降低,殲11都不用再挑大樑了

中國現今的情況是,殲20隻能小批量的生產,作為王牌裝備在關鍵時刻使用,以起壓倒性的作用。空軍依然需要大量裝備四代機擔任主力角色。我國現在有殲10、殲11和殲16都是成熟的機型。殲10和殲11大量裝備,殲10作為一種三代戰機,性能出類拔萃且適宜大批量製造,但終究只是單發中型戰鬥機,而殲11對地和海打擊能力又比較弱,因此在執行任務時,經常是殲10和殲11兩種機型搭配在一起執行任務,造成執行任務出動架次多,協同複雜的困境。

這款戰機要生產400架,殲10任務降低,殲11都不用再挑大樑了

殲16作為多用途戰機理所應當受到重視,它擁有強大的對空對地打擊能力,按說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但是在價格上還是有點小貴,大量裝備存在不小的困難,但擴大四代機的規模是彌補五代機不足的重要措施,我國在2016年前後,海空軍中已經裝備了約4個旅的殲16,數量大約在120架左右,預計還要持續量產到400架以上,充當國土防空的絕對力量。殲11可能都要居於次要地位,作為一種輔助機型執行任務。千萬不要以為在五代機橫行的時代四代機不再重要,美軍還裝備400架左右的f-15E來挑大樑,也沒有因為F-22、F-35的出現而動搖它們的地位,直至到今天,在美國政府內還有要多採購F-15EX的呼聲,可見大量生產殲-16合情合理。

利刃\SS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20418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