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航737-MAX 8空難之後, 波音該明星機型被各國先後停飛。
重壓之下,美國交通部、司法部甚至難得介入行業的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都相繼加入調查之後,國會也首次要求波音就印尼獅航和埃塞航空兩起空難接受質詢。
更刺激的是,在波音公司遭遇罕見公關危機的關鍵時刻,波音高管出身的美國代理國防部長沙納漢(Patrick Shanahan)被名義上由自己執掌的國防部正式展開調查,理由是其涉嫌利用職務之便幫助他的前僱主——波音公司進行宣傳和推銷。此前,這位代理防長最為人所知的表現是剛上任時便「三提中國」。
其實,自1月1日起接替馬蒂斯的沙納漢已經是美國史上任期最長的「代理防長」,而外界也多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特朗普直接將其轉正的機率很大,畢竟,老特很難找到像他這樣忠心的新防長了。可是經此折騰,沙納漢的轉正之路顯然不會一帆風順。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特朗普和沙納漢,Business Insider)
不過,與其說沙納漢這次是被737-MAX 8的風波波及,倒不如說他自己「作死」還不忘帶上老東家。
據悉,沙納漢被調查的直接原因是華盛頓公民責任與道德組織向國防部督察長的正式投訴,指認沙納漢任內言論涉嫌為波音說好話、貶低其他防務承包商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投訴書舉例,國防部決定在2020財政年度預算中要求撥款用於購買一批波音F-15X型戰鬥機,可能受沙納漢「偏心」影響。
怎麼回事?簡單說,美國空軍「明明不想要」波音生產的F-15X,五角大樓最終的預算案卻大買這款戰機,外界質疑沙納漢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F-15戰機編隊,美空軍資料圖)
美媒報道,美軍最近公布了2020財年的預算案,其中包括在未來5年內採購80架波音公司生產的F-15X型戰機。然而,這批戰機的使用者,也就是美國空軍早就不止一次表示,他們並不想要F-15X。事實上自2001年以來,這是五角大樓第一次提案購買新型F-15,因為美國空軍方面一直傾向購買隱形性能更強、使用更新技術的5代戰機(F-35即為代表作),而不是F-15這種4代機。
F-15和F-35分別是波音和其最大競爭對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主推戰鬥機型,於是,雙方為了爭奪國防訂單都很拼,紛紛舉出自己產品的優勢所在。客觀來說,F-35的性能強於F-15是毋庸置疑的,其劣勢主要在於造價昂貴。因而,波音推銷F-15X的重點就是:美軍戰機是該升級,但是F-15X就夠了,不需要一舉替換成昂貴的F-35。
不過,洛克希德—馬丁近期就推出一份白皮書,指出F-35戰機價格很快將與F-15X戰機一樣或更低。而且,F-35更強的戰鬥力是波音也無力否認的。

(F-35戰機,圖自《國家利益》)
在美國政府公布2020財年國防預算案後,國會又授權安全智庫——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對美空軍未來兵力結構和裝備類型進行評估。而這份智庫報告明確否定了波音公司極力向美空軍推銷的F-15X的作戰潛力,稱其「無法在未來更具競爭壓力的作戰環境中生存」。對於現役的F-15C/D和F-16,CSBA也建議用已臻成熟的F-35戰鬥機儘快替換,避免這些即將過時的戰機擠占美空軍資源。
更重要的是,作為美國空軍的領導者,時任空軍部長希瑟·威爾遜在2月接受《防務新聞》周刊採訪時曾表示,空軍最初提交的預算中並不包括增加第4代戰機(F-15系列)。報道認為,威爾遜這番話也從一個側面證實了美空軍購買F-15X的決定實際上是被迫作出的。
據美國《軍隊時報》,自上任以來,沙納漢曾多次公開稱讚波音公司的F-15X,卻對洛馬公司的F-35隱身戰機大加批評。而包括在國防部內部會議上,防長先生似乎全然不知「避嫌」為何物,意見始終向自己的老東家傾斜。

(美國前空軍部長希瑟·威爾遜,圖自搜狐)
和沙納漢對特朗普的「投其所好」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威爾遜對總統先生的國防政策不敢苟同。去年,特朗普和沙納漢就曾被這位個性鮮明的女部長「激怒」,特朗普也早已考慮將其解僱,因為她公開反對建立獨立的「太空軍」計劃,並遲遲不願在這一領域配合總統。
3月8日,威爾遜正式辭去空軍部長一職。而後不久,2020年國防預算中赫然出現大批F-15X訂單。威爾遜沒能決定空軍未來幾年的戰機換代方向,而過於張揚的沙納漢,也終於惹禍上身。
其實,「遊說政治」在美國並不是什麼秘密,像波音這樣的大企業長期通過投資遊說影響政策可以說是眾所周知的事。
尤其進入21世紀後,波音的遊說版圖迅速擴張。2018年,波音在遊說方面的支出超過1510萬美元,自1998年以來,波音始終雄踞華盛頓遊說活動排名前十。據波音自己公布,在遊說資金支出最多的2015年,其設立的「波音政治行動委員會(BPAC)」在美國給出「政治獻金」超過215萬美元,捐獻對象包括國會及州議員、州長、市長等。

(波音2015年遊說資金名單一部分,圖自波音官方資料)
的確,遊說在美國政治實踐中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問題在於,在波音幹了大半輩子的沙納漢現在身為防長,如果公然偏袒老東家,這就不是遊說了,而是赤裸裸的「以公謀私」啊。
事實上,早在沙納漢被提名國防部副部長的時候,已故參議院麥凱恩便質疑曾任波音高管的沙納漢是否適合進入國防部。畢竟,波音公司是國防部五大承包商之一,而沙納漢正是波音的主要國防合同立約人。後來,沙納漢表示自己將從與波音相關的經濟利益中剝離,才最終涉險過關。入職前,沙納漢簽署了一份道德協議,要求他迴避有關國防承包商的大型決策。

(已故美國參議院麥凱恩,ABCNews)
而現在,得到特朗普信任,成為五角大樓新主人的沙納漢似乎已經得意忘形,把利益迴避、立場中立等道德約束拋到腦後。又或者,除了波音之外,這位被批國防、外交「經驗為零」的「外行防長」實在沒有太多強項,只能總是把老東家掛在嘴邊以樹立自己在部里的威信。兩名在職官員向美媒Politico透露,沙納漢在內部會議上經常反覆強調自己在波音公司時參與的大型項目。

(美國代理防長,前波音高管沙納漢,資料圖)
不過現在,恰逢波音的多事之秋,不知「悶聲發大財」的防長先生不僅把自己拱到風口浪尖,還使老東家的形象再糟打擊。甚至,如果扛不住這波調查的話,他還能不能替「軍中無大將」的特朗普勉強撐住國防部的場面,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203913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