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戰機飛行員的工作空間很狹小,只有一個小小的駕駛艙,而且還要忍受著巨大的噪音,除此之外,執行任務時要面臨各種特殊情況,例如碰到其他國家跨海域作戰的戰機,一般來說肯定是要先進行溝通的,我國空軍往往會嘗試用無線電的方式交流,試圖讓雙方協調一致,其實不光是中國,很多國家都遇到過類似的狀況。
按贊本專頁獲取更多軍事資訊 ==》 軍事看看看

2017年12月14日,兩架美軍F-22戰機與俄軍蘇-25在敘利亞上空相遇,確切的說是把蘇-25成功攔截了,得知此事後的俄軍蘇-35火速趕來,本以為美軍會有所收斂,卻沒想到受到了言語上的侮辱,直接被惹怒,畢竟是戰鬥民族的一份子,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當然是二話不說,立刻駕機撞向F-22,再不離開就一起完蛋,美軍飛行員見形勢不妙,馬上就逃走了。

這並不是俄軍第一次出手,早在1987年就曾發生過「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當時俄軍飛行員駕駛著蘇-27巡邏的時候遭到了尾隨拍攝,跟在後面的正是挪威空軍的P-3B型反潛巡邏機,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俄飛行員做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舉動,那就是調轉飛行方向,快速沖向P-3B的右翼下方,用垂直尾翼把P-3B的右側一號發動機上劃了一個大口子,整個過程就像醫生在用手術刀一樣順暢。

受到重擊的P-3B險些墜毀,為了保證安全急忙逃離,而蘇-27也在攻擊過程中損壞了垂直尾翼,導致飛機難以保持平穩,還好最後在返航途中沒有再遇到什麼意外,但就是因為那件事件,讓這名飛行員家喻戶曉,就連座機也被不少人熟知,人們感慨於他的瘋狂,但更加敬佩他嫻熟的駕駛技術,和面對挑釁時絕不退縮的精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203746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