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美國航母去高雄停靠就是這種實際得不到好處的沒有意義的行動,「反而可能讓大陸趁機觸發『武統』正當性,『受害者』首先是台灣」。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Jim Moriarty)12日稱,美國對台做任何事情都要權衡利弊得失,如果一個步驟代價超過好處,或許就不是正確的時機去做。他舉例,美國航母去高雄停靠就是這種實際得不到好處的沒有意義的行動,「反而可能讓大陸趁機觸發『武統』正當性,『受害者』首先是台灣」。

據香港中評社9月13日報道,莫健是在華盛頓智庫「全球檯灣研究中心」(GTI)12日舉行的主題為「確保和加強美台關係」年會上做主旨演講,回應聽眾提問時作此表示的。有聽眾請他解釋一下所謂的「與台灣交往法」下的台海現狀,美若派驅逐艦去澎湖或台灣其它地方,按照中方解讀,是否會打破現狀?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Jim Moriarty)
莫健表示,美方採取行動當然不能按照中方的解讀。他開玩笑說,如果用中方的定義,那美國就只好把關島給中國,自己退到夏威夷。
話鋒一轉,莫健稱,當美國對台做每件事情時,需要透過代價與利益的稜鏡來檢視。如果進行一個行動付出的代價超過得到的好處,或許就不是實施的正確時機。
為此,他舉例稱,派航母去高雄在今天看來沒有意義(doesn't make sense)。因為中國大陸有《反分裂國家法》,在現有情形下,可能祭出此法。他們會說,如果外國軍事基地出現在台灣,與台灣結盟,就足以觸發「武統」的正當性。鑒於這種形勢和大陸的關切,那可能足以迫使他們更多地對抗。他說,這麼做不會得到任何東西,軍艦在那裡停留過夜會得到什麼呢?
儘管如此,莫健又稱,在某些點上,美國如果需要施放信息,就要施放信息。他認為,除了向大陸顯示美國在意美台關係,美國還有「航行自由」的指導原則,執行「航行自由」原則更有意義。「美國不應在原則問題上向大陸投降,即美國海軍可以去與『國際法』、『準則』和實踐相一致的任何地方」。
「這是一個你要為你的行動付出什麼代價的問題。」莫健說道,「台灣會是大陸對任何特別步驟進行報復的第一個『受害者』。」莫健表示,美方會時刻衡量考慮這個因素,而這也不是一種非此即彼(yes or no)的硬條件。要將事情放在一種背景下,不僅考慮美方或台灣的行動,也要考慮大陸是否會認為時機適當可正當實施《反分裂國家法》。
此前,美國「友台派」議員曾屢次叫囂五角大樓應考慮航母停靠其他地點,包括台灣。
對此,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在2017年12月提出警告,「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之時!」
李克新表示:「我可能要感謝你們美國朋友。你們不是要派軍艦去高雄嗎?我們的《反分裂國家法》,真還沒有機會用過。如果你們把軍艦派過去,就啟動了我們這個《反分裂國家法》。我告訴你: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之時。」


李克新進一步說,自己這麼說並不是開玩笑,美國軍艦訪問上海可以徵得中方同意,但是台灣,中方肯定不同意。如果美國強行要去,中方就會採取行動。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學者吳心伯此前在接受環環採訪時也表示,如美國航母停靠台灣,意味著美台關係升級,這違反美方處理台灣問題的基本原則,而這些原則美國政府是做過承諾的。中美建交後美國航母就不曾停靠台灣。他認為,美國某些議員提出這種建議,也就是發泄一下不滿,不可能成真,「這也表明那些人不明白台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的敏感性,缺乏政治常識」。
針對「美艦將停靠台灣港口」一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此前曾鄭重回應:我們一貫堅決反對美台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我們敦促美方恪守在台灣問題上向中方做出的承諾,停止美台軍事聯繫,以免給兩國兩軍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造成損害。
來源:環球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9512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