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大私企突然發力!中國載人航天的後發優勢幾乎被追平 !

近日,著名美國民營航天企業SPACEX在其位於加州霍桑的總部舉行了媒體日和員工大會。會上,SPACEX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重返空間站"所準備的龍式載人飛船全尺寸模型,"龍一號"載人飛船試驗艙和將要執行實際載人任務的"龍二號"齊聚一堂,除此之外,SPACEX自行研製的航天服也一併對外界展出,參觀者可以近距離體驗其觸感。

美國兩大私企突然發力!中國載人航天的後發優勢幾乎被追平 !

圖為正在和國際空間站對接的"龍"飛船。

在此之前,NASA還公布了一份和"重返空間站"直接相關的人員名單,在名單中的9名航天員將搭乘波音公司的CST-100"星際班機"和SPACEX的"龍"飛船分別前往國際空間站並返回地球,這標誌著美國在太空梭退役後正式殺回載人航天領域,且甫一出場就擺出了"兩條腿走路"的龐大陣容。

其中,SPACEX將在2018年內進行"龍"的無人軌道測試,載人測試將在2019年4月進行。而波音的"星際班機"稍微慢一些,但也能在2019年中之前完成載人測試任務。

美國兩大私企突然發力!中國載人航天的後發優勢幾乎被追平 !

圖為早在2017年中就完成的嫦娥五號和長征五號遙三火箭。

而在大洋彼岸,中國載人航天的"三步走"計劃時間表也在推進當中。在此之前,於2016年末發射的神舟11號飛船和天宮二號實驗室已經完成了一個月的對接運作,這說明中國載人航天計劃已經有實質能力控制半永久的空間站在軌運作,從"臨時空間站"向"長期空間站"的跨越大門只需要一樣看起來不難的鑰匙即可打開。

但誰曾想,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的徹底失利使得這一局面徹底"凍結"。若該箭能按原定預想成功發射,則在2018年初之前,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即有可能升空。

美國兩大私企突然發力!中國載人航天的後發優勢幾乎被追平 !

圖為發射台上的長征五號火箭。中國航天的數個重要目標節點全部與它息息相關。

但現在來看,長征五號遙三火箭的發射將至少拖延到2018年年底,甚至是2019年年初,而該箭是原定搭載"嫦娥五號"前往月球的火箭,本次發射就只能使用"實踐"系列試驗衛星作為載荷,"嫦娥五號"則順延至長征五號遙四火箭發射。

至於發射節點,"嫦娥五號"需要等到地球和月球"大沖"時才能發射,這意味著若不能在2019年6月之前解決長征五號遙三、遙四的可靠性和發射問題,中國載人航天的時間表就將徹底往2020年之後"稍稍"。

美國兩大私企突然發力!中國載人航天的後發優勢幾乎被追平 !

圖為發射架上和升空之後的"重型獵鷹"火箭。曾幾何時外界對它的信心還不如長征五號,但事實的發展令所有人都為之驚訝。

而預定搭載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的火箭還不是基本型"長征五號",而是"長征五號乙",其複雜度和難度自然是進一步上升。但同時,這又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中國載人航空通向下一階段的兩個關鍵節點,即中國大型空間站的核心艙"天和",以及載人飛船本身,都需要長征五號乙的巨大運力才能入軌。

美國兩大私企突然發力!中國載人航天的後發優勢幾乎被追平 !

圖為將在年底之前進行無人試驗的"龍二號"。

眾所周知,"水桶的容量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板",在經過二十年的飛速發展之後,不僅僅是中國載人航天,就連整個中國航天業界都碰上了"火箭運力"這塊硬度極高的天花板。對此,無論是業內人士或圈外看熱鬧的觀眾,都應該認識到一個事實:對投入少,積累薄的中國航天,去指望它和航天老牌國家如美、俄扳手腕,那是極其浮躁和不現實的一廂情願,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有趕超前輩的機會。(利刃/TO)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93811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