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伊爾-76TD運輸機今日帶領蘇-35前往中國交貨的照片
據報道,俄羅斯疑似在12月1日向中國交付了第三批5架蘇-35戰鬥機。中國總共從俄羅斯引進了24架蘇-35,隨著這批飛機的交付,交付工作已經過半。剩餘飛機將在明年全部交付完畢。
根據網友曝光通過公開飛行軟體信息以及拍到的照片,此次交付中國的蘇-35應是以密集編隊在俄伏爾加-第聶伯航空公司伊爾-76TD的導引下飛往中國。這種「民航機」/運輸機帶領蘇-35前往中國交貨的模式已經是慣例。
蘇-35這麼先進戰鬥機必然有先進的導航、通信系統,那它來中國為何非要其它運輸機帶路呢?今天,北國防務就來說說這事。
據稱是今年6月伊爾-76帶領第2批4架前往中國交貨,同樣採用類似編隊
之所以需要1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為5架蘇-35戰鬥機領航編隊飛行,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利用大型運輸機為多架戰鬥機編隊的遠距離轉場飛行進行領航,已經成為俄羅斯空軍的傳統做法之一。比如,俄羅斯「勇士」和「雨燕」飛行表演隊出國表演時,都要有1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為其編隊領航。因為這些表演型戰機上的航電設備,尤其是導航設備並不完善。而伊爾-76大型運輸機擁有較為完善的導航設備,相當於「領頭雁」的角色。
蘇-35擁有先進的航電設備,獨立完成遠距離飛行沒啥問題
如今,蘇-35等先進戰機的航電設備已經非常先進,但是在這麼遠距離的跨國境飛行中,還是需要領航員在伊爾-76大型運輸機上與地面指揮控制中心保持聯繫,以免發生偏航。而其他蘇-35戰鬥機只需要跟著伊爾-76大型運輸機的方向飛行即可。
其次,這5架蘇-35戰鬥機交付中國空軍的同時,也有一部分設備、部件一同交付,甚至有多名中方和俄方的相關人員隨機抵達。所以,伊爾-76大型運輸機也會擔負起很重要的運輸任務。
隨蘇-35來華的必然包括一些技術人員
另外,5架蘇-35戰鬥機與1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呈「人字形」編隊飛行,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大型飛機所產生的激波尾流為戰鬥機提供一些額外升力,降低後者的耗油率,增大其航程。這個原理與大雁等候鳥遷徙時採用類似編隊隊形是一致的。
應該說,領航的伊爾-76大型運輸機為整個編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995年,俄羅斯空軍「勇士」飛行表演隊參加完馬來西亞航展回國途中,在越南境內發生了嚴重的撞山事故,損失了3架蘇-27戰機以及4名優秀的飛行員。而事故發生的原因,就在於領航的伊爾-76大型運輸機機長一意孤行、錯誤引導所致。
前往杜拜航展表演的八一飛行表演隊在伊爾-76運輸機的帶領下
近年來,中國的八一飛行表演隊頻繁走出國門,在前往它國轉場過程中也採用類似蘇-35交付的飛行方式。由空軍的伊爾-76運輸機帶隊,殲-10表演機編隊緊隨其後。(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73765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