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某核大國今天試射火星-15型洲際彈道飛彈,並取得圓滿成功。火星-15型洲際彈道飛彈可以打擊到美國本土,各方面性能比火星-14型洲際彈道飛彈大幅提高。據韓國中央通訊社29日中午報道,當地時間11月29日凌晨2點48分在平壤近郊進行了能夠搭載超大型重型核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飛彈沿預定軌道飛行53分鐘,彈道高度達到4475公里,飛行距離950公里,其射程可以覆蓋美國本土。這次發射實現了這個國家飛彈強國的目標,完成了國家核武歷史大業。那麼,火星-15與中國的東風-41飛彈比較性能如何呢?
閱兵式上展示的火星-13機動彈道飛彈
從近年的幾次飛彈試射來看,東北亞某核大國的進步很快,從火星-12、火星-13到火星-14,再到現在的火星-15,該國終於實現了自己打擊美國全境的夢想。在今年7月28日第二次試射火星-14時,當時的飛行高度僅為2802公里,飛行過程為47分鐘,飛行距離為988公里,當時推算如果向美國發射則射程可達10400公里。從這次發射的數據來看,火星-15飛彈沿預定軌道飛行了53分鐘,彈道高度達到4475公里,飛行距離950公里,就此推算該飛彈最大射程應為13500公里,這足以攻擊美國境內任何目標。
報道中提到的氫彈原理結構分析
根據該國的報道分析,火星-15飛彈是火星-14的改進型,這也就說明火星-15飛彈仍屬於液體戰略洲際彈道飛彈,但是從其可在TEL發射車上的體積來看,說明東北亞某核大國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小型化技術還是不錯的。一般認為,火星-14飛彈使用了可儲存式液體燃料(這使其發射準備時間大大縮短),其彈體直徑為2.9~3.0米,這已經十分接近中國的固體洲際彈道飛彈的直徑了,因此火星-15飛彈才能使用機動發射車發射。
被稱為是模型的飛彈與東風-31的對比
同時,從各項參數分析,火星-15飛彈已經和中國的東風-41基本相差無幾了:從機動方式、TEL載車、結構尺寸和打擊範圍等方面來看,兩者都是基本相似的。但是,火星-15和東風-41最大的不同在於,後者是固體燃料彈道飛彈,在技術上要先進得多,而且,還使用了分導式多彈頭技術,而火星-15很明顯是較大質量單個核彈頭,所以這兩項技術東風-41足以領先火星-15飛彈15~20年。因此,東北亞某核大國儘管具備了可打擊美國全境的能力,但是就實力和技術先進行來說,與中國不在一個檔次。
火星-14飛彈再也沒人懷疑是模型啦
分析認為,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在不斷加碼的國際制裁重壓下,東北亞某核大國終於走完了從近程彈道飛彈到洲際彈道飛彈和輕量級核試驗到試爆氫彈的重大飛躍過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世界奇蹟。而且就該國所取得的成就來看,這不能不令包括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在內的核大國感嘆。從喊出打擊美國開始,在接班後的不到6年時間裡,就將這個國家發展到核大國的水平,這樣的速度和結果只能令人無限感慨。但這樣不顧周邊國家的感受逆水行舟,其結局最終會怎樣,恐怕最終也會更加出人意料。但最主要的是,此前該國多次閱兵展示飛彈時,美日韓總是嘲笑是在拿模型糊弄世界,在這一系列試射後,恐怕這種嘲笑再也不會出現了!(作者署名:軍評陳光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73504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