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年能生產多少架戰鬥機?大幅領先俄略高於美

Alinna ...| 2017-11-25| 檢舉

在2017年4月,歐洲航空工業迎來一個里程碑,第500架量產型颱風戰鬥機正式交付義大利空軍,颱風戰機從正式生產至今13年,平均年產量為23架。幾乎在同時,俄羅斯空軍宣布,他們在2016年共接收了69架全新生產的戰機,包括米格-29CMT、蘇-30M2、蘇-30CM、蘇-34和蘇-35S、雅克-130等型號,此外還有71架直升機。2017年俄羅斯計劃接收160架戰機和直升機。美國也不甘示弱,到今年9月份,F35戰鬥機的服役數量已經不少於243架。

隨著中國殲20、殲11B、殲16、殲10B/C等大批新型戰機設計定型並轉入量產,中國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同時研製、試飛和量產先進戰機型號最多的國家。這時很過公眾不禁會問,中國同時研製這麼多型號的戰鬥機,那麼一年到底能生產多少架先進戰鬥機?

眾所周知,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年能生產10萬架戰鬥機的年代不同,現代戰鬥機的生產越來越複雜,周期越來越長,製造過程也越來越精密,這些技術是由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基礎能力和水平所決定的,毫不客氣的說,一個國家的技術和工業水平直接決定了戰鬥機生產的產能。對於普通的航空強國來說,同一型號的戰機一年出產20~30架已經是相當可觀了。

目前世界上單一型號戰鬥機產能最大的是美國,由於F35的訂貨數量高達6000架,所以洛馬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為F35建立了先進的脈動生產線,最終F35的年產量可突破360架,為此需要開設三條生產型,其中美國瑪麗埃塔工廠是美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飛機生產廠,具有年組裝120架F-35肥電戰機的生產能力。2016年11月美國洛馬公司向媒體開放瑪麗埃塔工廠的F35生產線,已經看到第100架F-35機已經完工,同時還有另外105架的F-35戰機正處在不同的裝配階段。長達1.6公里的F-35戰機總裝線,裡面整齊排列了大量正在組裝的F-35肥電系列戰機。其密集程度的畫面讓人非常震撼,這種生產效率實在是令人吃驚。

其次是中國,從本世紀初開始,中國空軍的現代化戰機規模明顯增多。到2017年,中國的三代機數量已經突破了1000架,規模在全球排名第二,中國空軍也成為全球第二強的戰術打擊空軍。

中國在戰鬥機領域的進步是全面性的,無論是整機研製、雷達電子、復合材料加工、零配件加工能力,還是飛機總裝、調試和生產裝配水平的進步都有目共睹。2010年5月。中國首條飛機整體裝配脈動式生產線——飛豹生產線在中航工業西飛投入使用,中國已經在殲-11和L-15教練機的生產線上實現了脈動式運行,中國航空工業現代化戰機的生產得到猛然加速。

那麼,現在中國一年到底能生產多少戰鬥機呢?

中國擁有三個先進戰鬥機的研發生產基地,分別是成飛、瀋陽和西飛。其中成飛負責生產殲-10系列戰機和殲-20隱身戰鬥機,沈飛主要出產殲11B、殲16,殲15等重型戰鬥機,而西飛則生產殲轟-7A飛豹戰機。

在2014年,沈飛的年產量突破40架,成飛大約生產了50架殲10A/B和4架殲-20原型機。西飛則生產了大約12架殲轟-7A戰機,合計年產量大約為90架左右,這個數字略低於美國,但高於俄羅斯,位居世界第二。

在2015年,沈飛生產了42架殲-11B、殲-15和殲-16。成飛大約生產50架殲-10,西飛大約生產4至6架殲轟-7,共計約96架戰鬥機,其他飛機生產企業還生產了20架教練機、20架特種飛機、100架直升機和15架轟炸機。

中國在2016年實現了約100架戰術飛機的生產,從而一躍成為世界上戰鬥機產量最高的國家。隨著殲20的正式服役,成飛在2017年可能會生產超過12架的殲-20戰鬥機。藉助於脈動生產線,沈飛在2017年的產能可超過60架。中國在2017年的戰鬥機產能有望突破115架以上,大幅度領先俄羅斯,略微高於美國的110架產量,從而成為世界戰鬥機產量最高的國家。

 

不過,我們還應該繼續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中國海空軍先進戰機的人均數量還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據外媒統計,美國擁有作戰飛機2740架,排名世界第一。而中國只有1453架戰機,排名世界第二,如果按規模和人均規模計算,中國空軍的規模明顯下滑了,因為八十年代以前,中國空軍有3000架戰鬥機,比美國還多。(作者署名:科羅廖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7290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