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
隨著殲-20首飛以來,殲-31的光環就不復存在,然而作為可與美國F-35同場競技的一款五代機,卻一直被人們所詬病,可謂是話題點十足。
自從殲-31首飛於第十屆珠海航展,因為在低空低速狀態下發動機進氣量不足,導致油料燃燒不充分,出現短距離黑煙現象,總體來說試飛還是非常成功。
最新殲-31
近日,又有好消息傳來,FC-31「鷂鷹」隱形戰鬥機,以一架模型現身杜拜航展,並公布了詳細的各項性能參數。其中,低成本優勢和具備對抗F-35的五代機特性引發全球媒體高度關注。
殲-31作戰半徑一直都是謎一般的存在,2年前流出一張北京航展宣傳文件顯示,FC-31最大作戰半徑為1200公里,然而在珠海航展首飛時公開數據顯示,FC-31最大作戰半徑為1250公里,曾一度惹發爭議。
這次2.0改進版FC-31成功試飛讓質疑聲不禁而止,從曝光的照片中就可看出,FC-31隱身戰機較2.0版採用了大量復合材料,這些復合材料比重較輕、強度大、應用範圍廣。此外,化學性質穩定,性能絕佳。
最新殲-31
據專家透露,殲-31復合材料比例高達25%,比殲-20還要多出5%。由於殲-31採用復合材料,機身比原來更輕,耗油量也隨之減少,所以作戰半徑只會比原來更大。另外,殲-20的復合材料比率竟不如FC-31,可見FC-31科技含量之高。
此次FC-31在杜拜航展可謂賺足了眼球,然而美國曾計劃把它扼殺在搖籃里,據外媒報道,美軍同洛克希德·馬丁主導將價值1億美元的F-35單駕機不惜虧本降到「白菜價」8000萬美元,以此來打擊FC-31進軍國際市場,迫使中國放棄研製FC-31。
如今FC-31成功爆改,服役指日可待,不僅會以遠低於8000萬的價格搶占市場份額,性能足以與F-35相抗衡。據可靠消息,殲-31的第一個買家可能會是我們巴鐵兄弟,從而讓美國計劃落空。(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