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彈迎來新外援?該國出口核心技術俄坦言攔不住

Alinna ...| 2017-11-18| 檢舉

ss-18「撒旦」洲際飛彈

只要一提起烏克蘭,大家首先會想到龐大的發動機工業和雄厚的造船實力,只不過隨著近些年多方圍剿之下,已幾乎消耗殆盡。但是畢竟作為一個連續發展軍事工業超過50年的老牌軍工國,烏克蘭仍然在諸多領域具備領先地位。而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初的20年時間內,中國從烏克蘭獲得了大量的技術轉讓和專家支持,發展至今,已經可以為俄羅斯方面提供相應的零部件出口服務。

根據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報網站在10月的報道稱,由於烏克蘭對俄羅斯軍工領域實施了封鎖禁運,迫使俄羅斯必須要加大對自己並不擅長領域的軍事投資。而在這個中間的空窗期,俄只能依賴於來自中國的技術支持和產品供應。俄方列舉了幾大領域:包括航空、電子、飛機製造、戰術飛彈、雷達、地對空飛彈等諸多零件的供應,俄羅斯現在都只能從中國獲得,畢竟歐洲也不會賣。

俄羅斯現代的航空流水線

而為什麼只有中國才能作為俄式武器零件的供應商?《軍工信使》報分析稱,最主要的是中國可以直接從烏克蘭獲得相應的組裝技術。例如,中國通過進口蘇-27、蘇-30、S-300PMU系列等各式武器的航空電子設備、引導頭等高精產品,甚至還在烏克蘭的技術支持下建立了生產線。甚至烏克蘭在90年代中期最困難的時候,甚至把戰略飛彈,既SS-18「撒旦」-這種全球當時最大戰略洲際武器的火箭發動機、Kh-55巡航飛彈,RD-170、RD-120和RD-9火箭發動機的技術文件和樣品都一併賣給了中國。尤其是SS-18這種超級戰略飛彈,最大射程1.7萬公里,僅一發就可以消滅一個中等面積的國家,是十足的超級武器。而中國也藉此機會大量引進烏克蘭的技術,並完成對自己相關裝備的升級。

東風-5A和SS-18對比圖

俄羅斯專家分析,中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頭10年里,戰略飛彈工業發展如此迅速,有著非常強烈的烏克蘭影子,無論是發動機、隔熱材料、還是電子控制系統。甚至連東風-5C洲際飛彈的10發分導多彈頭的實驗成功,也有前烏克蘭「南方洲際彈道飛彈設計局」的專家的幫忙。而在這個階段的俄羅斯還處於一片混亂狀態,這也促成了中國可以在後來接替烏克蘭成為俄式武器零件供應商的一個契機。

烏克蘭具備諸多先進領域

俄羅斯的軍事學博士米哈依爾·巴列熱耶夫在2016年接受莫斯科《生意人報》採訪時,就警告俄羅斯官方:目前,烏克蘭再度面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的困難。而莫斯科完全沒有任何辦法可以監控、管理烏克蘭對外出口戰略、戰術武器的進度,這使得烏克蘭可能進一步對外出口各種戰術、戰略武器的材料或者技術。他列舉了一些可能出口的清單:例如火箭發動機上各種高壓泵體,蘇系戰鬥機的武器掛架,各型飛彈上的數據接口,戰機之間的數據鏈和通話設備,艦艇聲吶,地空飛彈的引導頭和地面雷達系統的等等總計長達200多項的清單。

如今的烏克蘭軍工已經衰落

從目前來看,烏克蘭較大型的裝備不是被東西方各國蜂擁而至的直接買走,就是自己沒把握好機會只能賣了廢鐵。而隨著目前的困境來臨,烏克蘭很多成熟的零部件技術有可能會被進一步發掘出來待價而沽。如果中國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進一步吸納成熟技術,並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不僅僅可以解決自己俄系武器系統的後備維修,甚至還可以對外出口相應的維護服務,換取更大的國際市場。(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但是高精領域仍有很厚的積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7197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