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搞出黑科技:飛彈找不到目標能返航下次再用

Alinna ...| 2017-11-15| 檢舉

為了快速掌握敵情,各式各樣的無人機得到廣泛的應用,各國都在進行許多開拓性的研發。中國也進行自已的償試,那麼又搞了什麼新技術?類型不少的,其中之:CH-901型,原本歸類為:無人機,後來改為:巡飛彈。

早期照片

它最早真是無人機,2012年時,第一次在珠海航展上公開時,只是一款小型無人機,沒有引起人們注意,主要是沒什麼特點,等到2014年,再次在同一展會推出時,樣子完成變了,它竟然被裝入發射管中,為此原本平直的固定機翼變成活動式,可以整體轉到180度,與「機身」融為一體,所以發射管近於正方型。

介紹

2016年初,在國際展會上出現時,又變樣了,機翼分成兩個部分,收縮到機身內。這時它也改稱為:無人機作戰系統,按當時公開介紹,系統全重45公斤,由3架無人機,一個三聯裝存儲/發射管和一台作為控制體系的筆記本電腦。該系統可由單兵攜帶,也可用小型車輛搭載。其機長1.2米,全重9千克,最高時速150公里,飛行半徑15公里,留空時間120分鐘。由於選用電動發動機具有「低噪音」特色,有利於隱蔽,可無聲無息的在戰場上活動。

展品

如此一來,解放軍偵察裝備另闢蹊徑,可以把無人機變火箭彈打也去,更重要的是,遇上目標直接砸下。因為它實際分成為兩個型號:無人機型,巡飛彈型,前者為偵察型,可以攜帶小型搜索跟蹤攝像機,可以搜索2千米內的目標。

巡飛彈型,在外觀上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增加了一個戰鬥部,可以用於攻擊目標。由於增加戰鬥部重量,那麼可以會影響到飛行速度時與續航時間,但是這個代價值得付出。從其即可偵察,又能攻擊目標的特點,歸類為巡飛彈也算合適。只是沒有談及其戰鬥部有多大,估計在一公斤左右,對付工事也許差點,但是殺傷人員夠用了,僅提及命中圓機率誤差小於5米,基本可以保證對人員進行精確殺傷的要求了,也可以破壞雷達天線之類低防護目標。

炮兵偵察車

這就是一枚小型飛彈了,而且射出去的這款小飛彈找不到目標能返航,可以回收,下次再合使用。由於採用以存儲/發射管,不僅方便使用等,也利於儲藏,據說貯存期可達10年,以目前的技術進步,10年之後保證有更好的型號,到期直接退役了。更重要的是,擁有20次的使用壽命。如此一來,非常有利於減少使用成本,平時也可以大量使用。

安裝方案

從公開介紹看,它主要採用車載方式,至於徙步便攜,也許可以更合適的型號。按展會時的介紹,已經列裝我軍了,可惜沒有任何照片為證,後來國內展會時,大家才明白原因:原來經過改進之後,發射系統可以收起來,藏內車體內,多外表上看,它與普通車輛沒有區別。

機動時,根本看不出來

 

每輛偵察上,可以安裝多個發射管,不止於3個,這樣兩種不同型號的CH-901型可以混編。先發射無人機型偵察,一旦發現目標蹤影,可以再發射巡飛彈進行定點清除了,對於個單個目標,不值得招呼炮兵等單位,一枚巡飛彈夠了。(作者署名:麥田軍事觀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7153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