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為何不開足馬力量產?得知是這個原因更讓人興奮

Alinna ...| 2017-11-10| 檢舉

殲-20

據國外報道稱,中國首批殲-20已在一線部隊全面投入使用,這使得中國在空中優勢方面上升到全球第2位,在此之前,只美國才有這樣的待遇。

早在2011年殲-20一亮相就吸引了全球軍事圈的注意,特別是殲-20正式服役後,反觀亞洲其他地區,日本、韓國和印度的五代機遲遲無果,俄羅斯的蘇-57也陷入瓶頸中,美軍的F-35更是由於種種原因無法順利出售給盟國。

這些都讓殲-20顯得尤為重要,而且殲-20的內艙比美軍F-22和F-35的都要大,這意味著美軍的五代機要麼攜帶有限數量的武器去戰鬥,要麼就放棄隱形優勢從而在機翼下攜帶額外或更大的武器。可這對於美國空軍和海軍來說,是無法接受的選擇。

殲-20

從近期多方公布的資料顯示,殲-20的量產速率很可能達到每月3架,這意味著到2017年年底前中國將會有20架的殲-20,到2020年這個數字或將超過100架。

既然比F-22和F-35更有優勢,我國為何不生產更多的殲-20?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殲20戰鬥機的生產線目前並沒有全面開啟,憑藉我國目前在航空領域的發展,再加上脈動生產線這一神器,如果可以的話也能讓五代機呈現「下餃子」般景象。

其實從未來的趨勢來看,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國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不會只殲-20這一款,特別是在美俄近期都放出風聲表示已在研製第六代戰機的背景下,我國自然不會止步於此。

蘇-57

早些時候,美國軍火巨頭諾·格公司就炫耀出六代戰機的模型,可以證明美軍研製六代機的項目已經有具體的方案了。而俄前空軍總司令維克多·邦達列夫11月1日透露,第五代戰機蘇-57有望升級成第六代戰機,並融合俄羅斯乃至世界範圍內最尖端的現代航空科技。

所以說,中國殲-20雖已正式服役,但沒開足馬力生產的原因,恐怕就是我國在為六代機做準備。殲-20很有可能只是研製先進戰鬥機過程中的一個過渡品,這樣的例子在我國空軍歷史也是有過先例的。因此殲-20即使沒大量出現大家也不要急,說不定我國就在憋一個大招,讓我們拭目以待。(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本欄目所有文章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凡本網註明版權所有的作品,版權均屬於新浪網,凡署名作者的,版權則屬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經本網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7094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