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司令參觀遼寧艦神情複雜:不是說沒俄幫忙造不出嗎

Alinna ...| 2017-11-09| 檢舉

大家都知道,中國海軍的「遼寧」號航空母艦,前身為俄羅斯「瓦良格」號載機巡洋艦,其設計是由聖彼得堡的涅瓦設計局來完成。中國從烏克蘭在1998年購得這艘巨艦,歷盡千辛萬苦最終得以改造完成。可其實,中國看中這艘艦,卻遠遠早於這個時間。

中國是靠自己的力量改造遼寧艦

根據日本《MAMOR》防務雜誌在2017年年中採訪俄羅斯專家的報道中,提及到中國最早詢問俄方是否可以幫忙收購和維修「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在1992年!當時,俄羅斯方面的官員告訴到訪中方代表團稱「此事需要更高層級的集體會商」。而此時俄羅斯自己評估,如果要建成這艘70%完成度的航空母艦,大致需要1億美元(折算下,大致需要今天幣值的70億人民幣)。俄方覺得如此高的價格中方並不可能接受。可第二年中方代表團再度造訪莫斯科商談維修和採購事宜時,俄方發覺中方意圖非常堅定,隨後又告知中方代表團「這類裝備和製造技術屬於戰略裝備,不可能出售和洽談」。

曾經的兩姐妹 如今境地大不同

這才有了後來中國從烏克蘭以其他名義自行採購「瓦良格」號航母,自行建造的過程。這中間,俄羅斯沒有始於任何援手。而從2002年到2005年,這段時間裡,中國海軍對「瓦良格」號航母進行詳細的測繪工作,同時展開了航母子系統的研製工作,包含了攔阻索、艦體鋼材,甲板鋼材,「菲涅耳」透鏡式光學助降鏡等等設備的國產化研製。在這個過程中,也沒有受到來自俄羅斯方面的任何技術性援助。而從2009年到2012年這段的具體建造改造過程中,中俄也沒有在航母及大型船舶領域進行過技術合作,與烏克蘭的技術合作也是停留在施工技術交流,而不是造船設計技術的交流。所以,「瓦良格」幾乎可以確認是由中國人自己的雙手改造成的「遼寧艦」

遼寧艦已經進行遠海訓練了

早在「瓦良格」開始改造前,就有俄羅斯前涅瓦設計局的專家認為:沒有俄羅斯專家的幫忙,中國是不可能自己改造成航空母艦的。因為,如果要自行改造這艘航空母艦,等同於大部分重建;除了骨架結構以外其餘的艙室、油庫、結構支撐部分等等都必須需要重新施工,包括加固、替換、甚至是重新構造。這樣的活兒,俄羅斯本來就不樂意接,因為會非常麻煩也會非常費時間。同時,俄方專家還說,如果要進行這麼大規模的改造,還得需要至少4到5年的時間才能確認是否是完全成功,因為要確認艦體是否能夠適應這樣大規模的改造,同時,整體艙室密封和艦體是否會因為結構變化而發生變形。

這張表情複雜的圖 讓人印象深刻

只不過,從2012年到2017年,遼寧艦已經服役了5年多的時間,並完成了多次演訓任務,甚至還前出到西太進行了遠海訓練,一切表現都正常。而且,在2016年的11月5日,俄羅斯海軍司令科羅廖夫也登上了遼寧艦的甲板,並對機庫等設施進行了考察。大家一定對其在甲板上凝神靜思,若有所想的畫面印象深刻。很顯然,根據俄羅斯方面專家的評估,明明中方不具備這樣的翻建實力,可現在一艘完完整整,甚至比俄羅斯自己的「庫茲涅佐夫號」還要好的航母就在眼前,也難怪神情會如此複雜。

一個鍋爐 就顯示出大不同

還有一件事情可以印證當初俄羅斯在「瓦良格」號翻建上判斷的失誤,那就是為印度承建翻修「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這艘原本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2004年開始施工,2013才交付給印度海軍,這中間經過了9年的時間,一直處於施工狀態;而印度從最初的「零元」採購,到最終掏了23億美元才把航母開回家,這中間被「坑」的有多慘,也只有印度海軍自己才知道。

其實印度是掏錢幫俄重建造艦能力

 

而為什麼會花費這麼多,又耗費了如此多的時間才把航母開回家呢?答案只有一個,俄羅斯自己已經喪失了造大艦的能力,甚至連翻建大艦的能力都完全喪失了!印度花費了幾乎是中國一倍的價格和差不多的時間,才把一艘中型滿載4.5萬噸的航母開回家,等於掏錢在幫俄羅斯重建航母工業。所以,當時中國堅定自己搞航母非常正確的選擇,要不然就只能是自己掏錢幫俄羅斯忙。直到今日,我們可以放心的說上一句:還好沒找俄羅斯這個老大哥「幫忙」,要不然結果未必有印度好。(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7083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