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莫斯科航展、蘭卡威防務展之後,中國空軍的八一飛行表演隊再次走出國門。根據媒體報道,首次參加杜拜航展的八一飛行表演隊已於昨日離境,經過7000公里長途飛行,並將首次與美國F-22等先進戰機同場競技。
媒體報道指出,昨日由兩架伊爾76運輸機、7架殲十表演飛機組成的八一隊參展機群,全程呈密集隊形編隊,航程超過7000多公里,本屆杜拜航展將於11月12日至16日在杜拜阿勒馬克圖姆機場舉行。航展結束後,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還將在巴基斯坦進行飛行表演。
杜拜航展官方此前披露了八一隊將參展
這已經不是八一隊第一次進行長距離飛行赴外國進行飛行表演了,2013年8月,在建隊51年之後,八一隊首次赴俄羅斯莫斯科參加當年的莫斯科航展。
當時同樣是由7架殲-10表演機和擔負引領、保障任務的2架伊爾-76運輸機組成,從新疆某機場起飛出境,途經俄羅斯的新西伯利亞機場和葉卡捷琳堡機場加油、休整後,飛抵拉緬斯科耶機場。
2013年在莫斯科航展上的殲-10SY
這兩次遠赴外國參加航展飛行表演,八一隊都沒有伴隨的空中加油機隨行,雖然他們裝備的殲-10AY和殲-10SY表演機都具備空中加油能力,這也顯示殲-10擁有不錯的遠程飛行能力,2013年赴莫斯科參加航展,八一隊在新西伯利亞和葉卡捷琳堡轉場兩次後飛抵莫斯科,單程都在1000多公里。
當然,這還遠遠不是殲-10最大轉場航程的極限。關於殲-10在攜帶3個副油箱的情況下的最大轉場航程和作戰半徑,軍迷們也是眾說紛紜,但在2011年4月接受《華西都市報》採訪時,殲-10首席試飛員雷強曾透露一組關鍵數字:「作戰半徑超過1600公里」,這引起了軍迷的熱議,但由於是雷強透露的,可信度比較高。
殲-10副油箱巨大,也讓飛機作戰半徑增大
在2010年「和平使命-2010」演習期間,中方參演部隊副總導演孟國平少將曾透露,「從中國烏魯木齊到哈薩克馬特布拉克訓練場的空中距離為1000餘公里,其中進入哈境內近500公里,轟6H飛機活動半徑足以保證任務完成,殲10飛機作戰作戰半徑理論上也沒有問題。」這再度證實殲-10的作戰半徑達到1000多公里。
最大作戰半徑超過1600公里,實際上幾乎和飛豹相當,當然這是滿油無掛載情況下的理想數字,1998年飛豹戰機以FBC-1的名字首次參加中國航展時,曾披露作戰半徑是1650公里,轉場航程為3650公里,這意味著如果殲-10也擁有1600公里的作戰半徑,換算出來的轉場航程也將高達3000公里以上。
殲-10部隊經常進行空中加油訓練
不過,對比起世界上另一種設計優良的單發戰鬥機,殲-10的大航程就不奇怪了。美國的F-16戰鬥機,其最大轉場航程達到了2200海里(約4200公里),而日本在F-16基礎上開發的F-2支援戰鬥機也擁有類似的指標,這意味著其擁有不亞於殲-10的最大作戰半徑,而在執行典型制空截擊任務時,可達900公里以上。
以軍的F-16I,戰隼也是航程巨大的單發機
當然,殲-10真正的戰技術指標是保密的,但從以上幾個細節來看,這款代表90年代中國航空工業最新水平的第三代戰鬥機,設計十分優良,擁有單發戰機中罕見的大航程,這也迎合了近10多年中國空軍向全疆域、全空域轉型的發展趨勢,是真正圍繞作戰需求而設計的戰鬥機。(作者署名:烏龍防務評論 )
本欄目所有文章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凡本網註明版權所有的作品,版權均屬於新浪網,凡署名作者的,版權則屬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經本網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70563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